崩盘价8万不到带全景影像 外放电 小型纯电新秀要干掉谁
01 这年头,买个小型纯电的心情挺复杂。你让我7万出头买A0级电车,说真心话,我就怕踩坑。便宜归便宜,过去动不动后排坐不下,配置拉夸,空间压抑,气味大。关键你还得天天跟家里人解释,省油的灯,可别省到安全和体验上。
不过上周,编辑部有个朋友说他老爸嫌油贵,打算试试新出的极狐T1。理由很简单。看着空间比同价位都大。你要是跟早几年的比吧,什么无钥匙进入、360影像、座椅通风、全景影像,统统给配上了。还不到8万,直接把我整不会了。
坦白讲,我对这种A0级纯电车一直带点保留。这类车,以前往往空间掰不开,动力就那回事,配置说得好听,但落地全靠运气。结果实车一看,至少极狐这回有点不一样。
02 先说空间。A0级用2770毫米轴距,4米3车长,还有1860毫米宽,这不就是A级的身材。四轮确实是“顶四角”布的,车头收短了,车内空间直接抻起来。别说同级广汽埃安AION UT轴距还短了点。实际坐进去前排跷二郎腿不尴尬,后排腿部空间说人话就是能翘起脚背。天窗还带电动遮阳帘,能用手机远程控制,一米八坐前面都没压抑感。
再看配置。别的品牌卷价格,极狐干脆直接开卷配置。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电动、记忆,能想到的都有一个。全景影像、全液晶仪表、2K大中控屏,听着挺唬人的。讲道理,15.6寸中控,白天太阳暴晒,1000nits亮度一点不虚。还有四区域语音唤醒,副驾驶想调温度也不用喊一嘴,吵不起来。
说起来我对这车的触感印象还行。用的是大面积绒皮革,手一摸凉丝丝。官方说比传统材料低3度,反正夏天烫手的皮革咋摸都不舒服,这车倒不会咋难受。内饰材料通过SGS检测,VOC释放低于国标规定。以前换新车都要散味道,这车至少鼻子不遭罪。
03 动力也不是那种‘凑合开’标准。最大95千瓦的电机,市区里踩一脚也能给你点小惊喜。电池包41.7度和42.3度两个版本,对应CLTC工信部申报是410和425公里续航。虽说工况数据水分难免,但家用日常短途完全够了。电池包用的是CTP3.0工艺,能量密度180Wh/kg,说难听点,以前担心电池热失控的,这规格也该放心了。
底盘布局是前麦弗逊独立加后扭力梁。不能跟德系大车比细腻,但跑市区和偶尔上高架,悬挂不显单薄。还配德国大陆ESC车身稳定系统,溜车、暴雨天起步不会发飘。刹车脚感不突兀,尤其堵车跟车时。我有一次在4S店试驾,刚有点想吐槽,结果一脚刹稳稳落地,没那种廉价掉链子的慌张。
还有个点特别实用,就是全系标配V2L和V2V外放电。最大功率3.3千瓦,出门野餐、小区停电、烧水都能用。简单讲,电车变身‘大号充电宝’,疫情期间我哥家孩子网课就是用电车外放电顶住的。别看听起来花哨,关键时刻保命用。
04 有些车友总觉得便宜纯电=简配妥协。其实核心原因就是大多数车企为了降成本,空间阉割、配置缩水、连安全梁都不舍得加一根。极狐T1这次主打牌就是‘堆配置’,但硬核的是空间、用料和电池规格都没缩水。尾箱支持电动脚踢开启,还带记忆,尾灯128颗LED亮起来一排颜值都不输合资A级。
再啰嗦一句,大家买这种级别电车记得盯紧两个细节。一个是内饰环保,VOC超标鼻子难受,这车国标以下60%;另一个,电池热管理别稀里糊涂,极狐算是给到位的。剩下的就是等8月预售和实际终端落地价了。
有说法认为小型电车压根不值得买,用个三五年想换手没人接盘。实际体验下来,空间大、有配置、跑城市短途,自己家用真没太大问题。尤其V2L/外放电、全景影像、座椅通风这些,以前十多万才有的,能用就省一大笔升级的钱。有购车计划的,提前踩点体验,别等首批车火了加价再追悔就晚了。
没别的结论,单纯帮大伙理一理思路。极狐T1这类‘小型纯电配置怪’是不是你需要的类型,自己心里掂量。能省会用才靠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