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东风日产N6即将开启预售。 这款被官方定义为“插混版N7”的新车,预计起售价将跌破10万元,成为合资品牌中最便宜的中型插混轿车之一。
低价背后,是东风日产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曾经靠轩逸称霸家轿市场的它,如今在新能源赛道已落后太多。
“以价换量”的赌局
东风日产N7今年5月上市时,凭借11.99万元的起售价,一度创下1小时订单破万的纪录。 但高光短暂,9月其销量环比暴跌36.8%,仅剩6410辆。 这种“高开低走”的曲线,让N6的定价策略显得更加谨慎甚至保守。
业内人士分析,N6的低价策略直接承压于东风集团的利润危机。 2025年上半年,东风归母净利润预计仅0.3亿至0.7亿元,同比暴跌90%以上。 N6必须靠走量缓解集团压力,低价又可能进一步侵蚀利润,形成恶性循环。
N7的低价已对东风旗下自主新能源品牌造成冲击。 例如定价重叠的奕派系列,在N7上市后销量明显受挫。 N6若再以低价入市,或将加剧内部竞争。
插混市场,红海中的红海
N6选择插混路线,看似避开了纯电市场的激烈竞争,实则跳进了另一片红海。 今年1-8月,国内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2%,新车型数量也在激增。
吉利银河A7起售价8.98万元,比亚迪秦L DM-i、荣威D7 DMH等老牌选手早已占据细分市场高地。
N6的硬件参数中规中矩:1.5L自吸发动机加155千瓦电机,纯电续航125公里。 对比同级车型,其续航和动力并无明显优势。
J.D. Power报告显示,2025年混动车可靠性达标率不足50%,新车型的质量口碑仍是未知数。
设计上,N6延续了N7的家族语言,封闭前脸、贯穿式灯组、溜背造型,消费者对这类“套娃式设计”的审美疲劳已开始显现。 某汽车论坛用户直言:“除了价格,N6似乎没有让人记住的特点。 ”
合资品牌的集体焦虑
N6的困境,折射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普遍窘境。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已跌破40%,而自主品牌占比突破57%。
曾经靠燃油车技术壁垒赚得盆满钵满的合资车企,如今在电机、电池、电控领域并无领先优势。
东风日产的应对策略是“全球技术+中国创新”。 天演架构、NISSAN OS系统等核心技术被快速导入国产车型,中外团队也开始联合决策。
转型速度仍追不上市场变化:2024年东风日产新能源销量占比不足15%,比亚迪已超过80%。
现实的问题是渠道。 某一线城市日产4S店销售透露:“现在进店客户10个里有7个问新能源,最终成交的多数还是燃油车。 许多消费者仍觉得合资电车‘不值这个价’。 ”
轩逸用户,会为N6买单吗?
轩逸曾是东风日产的“销量王牌”,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 如今,第一批轩逸用户已进入换车周期,但他们是否会选择N6?
某汽车平台调研显示,70后、80后用户对合资品牌仍有较高信任度,90后、00后更看重智能化和性价比。
N6虽在座椅舒适性、空间等方面延续了日产的传统优势,其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功能与同级自主车型相比仍有差距。
一位2023年置换掉轩逸的车主表示:“最终选了比亚迪,因为日产的电车总感觉慢半拍。 ”这种认知偏差,或是N6突围的最大障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