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前三季度亏损,销量下滑,新能源转型遇阻

听说广汽今年又双叒叕亏损了,前三季度账上黑了43亿,相信大家都有点好奇:这老牌国企咋一边挥舞着合资大旗,一边还甩不掉持续亏钱的锅呢?

本来不少人觉得换了掌门人,集团是不是能来点新气象,没想到揭开伤疤,感情里面塌的比外面还深。

账目里赤裸裸摆着数字:广汽2025年前三季度挣了669.29亿元,但比去年缩水了10.45%。

最扎心的还数净利润——直接亏了43亿,和去年那会儿赚得欢腾的相比,画风直接反转。

本来以为第三季度能扳回点局,结果吧又亏了17.74亿。

说到底,广汽自己给的理由听起来也很常见:国内汽车行业卷得头破血流,消费升级跟不上节奏,销量掉了,盈利更是雪上加霜,加上去年“如祺出行”上市那点虚高利润,基数摆那儿,今年一对比,更显得难看。

看得出,这几年里车圈泥沙俱下,各家都在比谁能熬,广汽也不是唯一掉队的。

不过纵向一比,数据还是扎心。

主营业务的扣非净利润前三季度亏掉47.74亿,感觉已经从“亏点小钱”进化到“缺大窟窿”了。

每股收益低了,净资产降了,ROE缩水0.39个百分点,这数字放在国企名单上,是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但问题嘛,真要追根溯源,还得从车卖得怎么样说起。

要不说汽车人“销量即天命”呢。

广汽前三季度只卖了118.37万辆,同比降了11.34%。

拆开看,本田一口气掉了27.58%,妥妥当了“断崖式”下滑。

合资阵地本就不宽裕,丰田还是托了点人气,小涨了点4.89%,也算给合资粉点点希望。

可惜整体支棱不起。

自主方面传祺跌了15.84%,埃安更惨:跌幅将近20个点。

新能源车销售看上去不丢人,26.83万辆,细一看,同比还是跌近5%。

九月份单月,新能源只卖了4.26万辆,还降了将近一成。

本来广汽埃安在去年风头正劲,排在榜单前列,属于国企造车新锐。

结果今年掉了队。

核心是没把高端和智能做好,这事儿你说怪谁?

新势力和东风岚图这些“竞品”,反而赶浪头上。

就像班里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突然逆袭,把老大哥挤到后头去了。

当然不是广汽一个人虚,国企普遍有两大难。

一来合资红利退潮,吃了二十年外资奶,这碗饭真快吃腻了。

二来自主品牌没拼赢,这时候再想自立,不免”青黄不接“。

广汽和上汽最近都开启卖家甩货模式,卖卖资产补补血。

财报里明晃晃写着:三季度末总资产2129千亿,比年初少了195亿。

归母净资产也瘦了39亿,变相就是老本都舍不得留了。

关键是,靠合资混的老路行不通的时候,新酒又酿不出来,车企被按在地上摩擦。

其实按整个行业趋势瞅,合资品牌一天天往下掉,中国品牌水涨船高。

20年新能源只占新车销量5.4%,今年直接飙到45.5%,翻了近九倍。中国品牌的乘用车份额,更是从三成多冲到七成开外。

合资直接变”配角“。

可人家长安转身折腾高端新品,国货拉满,销量跟着上,东风岚图原先也在“垫底”,却偏偏干到后来赶英超美。

反观广汽,掉链子掉在关键节点上——没能向高端和智能进化,变成别人眼里的“泯然众人”。

这波操作属实令人一言难尽。

再说到和华为的事,啧啧,那是相当有戏。

年初广汽还在和华为“说分手”,到了年底,气氛一转,大佬亲自出马,集团总裁跑去见任正非,九月新品牌“启境”高调上线,“界(智)字辈”江湖喊杀声震天,广汽偏不凑热闹,玩了个“境”字,满满的装新派。

说穿了,广汽忙着出车,华为出了技术,合伙做高智能新能源。

什么“乾崑”系统啊,什么“质智共生”理念啊,干货听起来很有排面。

但抛开台词,细品本质,像不像别人都下水游泳,广汽还在岸上观望,发现形势不妙急忙扎进来,算是不得已赶下趟。

网上曾有段子,说国企干事最大特点就是反应慢半拍,决策链有一溜弯弯绕。

你看民企拼了命往前冲,不怕打脸;国企往往慢慢腾腾,比气派比稳重,结果风头错过,没跟上牌桌。

广汽这班人赶在赛道换代边缘,既没拼死合资里份额,又没杀进新能源赢家圈里,换帅也好,打补丁也好,这局难玩。

广汽前三季度亏损,销量下滑,新能源转型遇阻-有驾

什么“青黄不接”,什么“无缝衔接”,其实就是这些年舒服日子过惯了,危机感找不回来。

外头都在说“卷新能源”,小鹏、理想、蔚来这几个造车新贵天天新闻热搜刷屏,广汽原本可以拼一把。

但过去决策慢,反应也慢,好像一直没打透“智能+高端”的门道。

可现在不卷不行,市场份额白白拱手让人。

你要说广汽没实力吗?传祺也好,埃安也好,底子都还行;不过就是没爆发那一把狠劲。

中国汽车产业变脸速度太快,昨天还吃香喝辣,明天就可能被拍在沙滩上。

广汽前三季度亏损,销量下滑,新能源转型遇阻-有驾

现在自主新能源这一块全国都在“押宝”,谁能够真喂饱市场,谁能把红利捡到手,天平马上倾斜。

更扎心的是行业结构性变化。

以前有合资这层“防护罩”,外方车企引进新技术,国内只管贴标盖章卖就行。

到了这两年,各大主机厂都靠自己的研发能力,智能化、电动化赛道全拼。

那种“等着分钱”模式,彻底玩不转了。

广汽已经感受到疼痛,2024年总销量跌回200.3万辆,同比一口气少了20%。

这还只是开头,官方预告24年净利润就是个个位数——预计8-12亿元,直线腰斩。

如果照这个态势,明年说不准又要搞个“资产盘活”大新闻。

广汽前三季度亏损,销量下滑,新能源转型遇阻-有驾

有意思的是,和广汽同类型的上汽、东风、长安各有自己的打法。

长安搞自研,拉了蔚来、华为甚至宁德时代合资混迹,样样精通。东风岚图原来不被看好,人家愣是靠品牌转型杀出来。

广汽再不来点创新,怕是真的没机会了。

有网友调侃广汽是“中年油腻”,掉队在消费升级的路上,苦苦守着合资光环不肯放……话糙理不糙,关键时候得敢拼、敢押注。合资路上的红利吃到头,就是该自造血了。

对广汽而言,“启境”这个项目充满赌注。

虽说和华为合作能蹭点科技光环,但对手个个已经卷疯。

大疆、百度一票科技公司全都瞄着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搞研发。

谁还能等你慢慢学会布局市占?

时间窗口一掠而过,车企就剩跟风尴尬。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广汽怎么突围?

说到底,比的就是决心和速度。

客户不看你讲多少高大上的故事,终究还是得靠产品说话。

你敢不敢把自己逼到绝路、食髓知味,重构自我,才是真考验。

其实,广汽这盘棋还没死绝。

合资能力还没全丢,自主有基础,关键是要不要下这个破釜沉舟的决心,把市场丢下的份额收回来,把“慢半拍”的肉身拉回风口。

能不能甩掉身上国企惯性,和科技企业真正搏一把,包括拥抱外部创新,甚至承认曾经的战略误判?

就看决策和执行压不压得住这阵压力了。

说到底,中国汽车圈浪越来越大,不进水就被拍下去,要么继续被动承受产业进化的嘲讽,要么咬牙再搏一轮,拼命追赶,甚至还要带着点“不成功便成仁”的劲头。

广汽今年“启境”或许是新的起点,也有可能成为又一个标签化的妥协品牌。

能不能真成先锋,只能让市场和时间来投票。

你怎么看广汽这波急转弯?老牌车企还能逆风翻盘吗?欢迎畅聊。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