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adster 2难产,高性能电动车涌现,饥饿营销还有效吗

特斯拉Cybertruck都已经在大街小巷呼啸而过了,Roadster 2却依然是停留在PPT和新闻稿里的传说。说起来,这款传闻中能够加速炸裂宇宙的顶级电动跑车,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多少年了?如果不是马斯克偶尔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发个模糊进展,差点都要以为这车其实只是硅谷的一个都市传说,或者说,用来“吊胃口”的营销利器。

可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比理想ONE的广告还持久、比贵阳限号更难结束,那大概就是Roadster 2的“即将上市”了吧。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现象级的笑话:最会卖关子的电动车公司,偏偏对自家最豪华的玩具藏着掖着。

特斯拉Roadster 2难产,高性能电动车涌现,饥饿营销还有效吗-有驾

值得玩味的是,如今全球路面上,Cybertruck的存在感像网红博主一样高调,每一次上路,都是一场社交媒体的直播盛典。反观Roadster 2,别说实车啦,哪怕是一张被偷拍的“伪装照”都比清明假期的高速还难见到。你说,是媒体们对它集体冷感,还是特斯拉本身打造了一道与外界隔绝的信息黑洞?

从某种程度上看,Roadster 2的定位就是为高净值人群打造的“新玩具”。这是特斯拉给土豪们画的另一块“奶酪”,就像奢牌总爱发布限量款一样,为的就是让你觉得,拥有这台车的门槛不仅是钱包,还有耐心和信仰。毕竟,相对于特斯拉其它定位“普世”的车型来说,Roadster 2更像是极客世界的图腾——不为日常代步,而为刷存在感而生。

特斯拉Roadster 2难产,高性能电动车涌现,饥饿营销还有效吗-有驾
特斯拉Roadster 2难产,高性能电动车涌现,饥饿营销还有效吗-有驾

话说回来,特斯拉让等待变成了品牌特性——类似于“限量版”的饥饿营销加持。这种饥饿营销多多少少也折射出品牌某种拧巴:既想通过超跑制造技术壁垒,又无法摆脱交付难产的魔咒。更有意思的是,当中国新能源车企“卷马力”像卷高考分数一样激烈的时候,Roadster 2那点“动力性能”早已不是稀缺品。如今国产电动车随便拉出来一辆,电机数据动辄一千匹起步,赛道成绩直接吊打传统燃油超跑。大道已趋同,马力不再高悬神坛。

这恰恰说明,汽车的“未来感”甚至已经变成一种审美疲劳。当理想和小鹏在赛博朋克、太空座舱、智能驾驶上绞尽脑汁耍酷,Roadster 2如果没有更加令人乍舌的创新,那靠“超跑外表+特斯拉标”还能撑起多少光环?毕竟,人们对于“最快的电动车”已经开始不敏感,反倒更关心能不能充电快、能不能一口气开到西藏,或者是不是能自动开到奶茶店门口给女朋友带一杯阿华田。

特斯拉Roadster 2难产,高性能电动车涌现,饥饿营销还有效吗-有驾

特斯拉一贯喜欢将产品全球化销售,因此大家普遍认为,只要量产,就肯定会引进中国市场。想象一下,百万级电动超跑和高铁、外卖骑手同框,那绝对是“中国速度”与硅谷信仰的最强碰撞。然而现实却很骨感:Roadster 2保密到家,堪比江湖中失传的九阴真经,连路透照都成了瓜田里的野兔,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

实际上,电动超跑的蛋糕在中国越做越大,新势力品牌不断推出高规格、极致性能产品。难怪有网友调侃:当飞凡、仰望、蔚来这些品牌都走“高性能电动车”的路子时,Roadster 2就像是迟到的武林高手,出拳再猛也难掀起大浪——不是它不够酷,而是江湖高手太多。

也有人尝试用特斯拉情怀来解释媒体冷淡,但归根结底,花大价钱买一辆电动超跑,最终拼的就是科技创新与用户体验。当无人驾驶、智能座舱都成了标配,单靠一个“快”显然不能满足所有期待。

你问,各位怎么看Roadster 2?我的观点:特斯拉用“永远差一步”把饥饿营销玩成了哲学,但在“高马力不值钱”的新能源时代,最大的悬念反而不是它有多快有多帅,而是——谁还会为等待买单?至于答案,不妨留给评论区的大伙:要情怀,还是要现货?要等待,还是直接看国产车卷起来?或许,这才是车市最有趣的看点。

特斯拉Roadster 2难产,高性能电动车涌现,饥饿营销还有效吗-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