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的真实体验:一位车主的三个多月用车日记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段特别的旅程——作为小米SU7车主,我已经和这台车相伴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它见证了我的日常通勤,也陪伴我走过了不少风景。今天,我就以一个普通车主的视角,和大家聊聊这台小米SU7的真实感受,希望能给正在考虑它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记得4月5日提车那天,阳光正好,我抱着期待的心情把车开回了家。标准版车型,搭配19寸的低风阻轮毂,看着就很有科技感。这三个月来,它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先说说大家关心的续航和补能问题。我的用车场景大概是这样的:60%的高速驾驶,20%的城市快速路,还有20%的城市道路。这样的组合下,我的电耗稳定在13.8度/百公里。表显续航是550公里,实际跑下来,我曾在高速上行驶了440公里,表显还剩140公里左右。这说明在正常驾驶条件下,550公里的续航是完全可靠的。
说到充电,这确实是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随车充的效率比较低,每小时大约能补充11公里续航;家里装了家充桩后,每小时能补能50公里,大大方便了日常使用。外出时,如果使用60kw的公共充电桩,从20%充到80%需要40分钟;而120kw的快充桩则只需要20分钟。不过要注意的是,快充充到90%左右就会开始降速了。这些数据希望能帮到大家。
辅助驾驶功能是小米SU7的一大亮点。虽然我的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但在使用2000公里、60次泊车辅助后,我对它的表现有了自己的判断。辅助驾驶主要在高速上使用,特别是在车流较少的时候效果好。不过我也遇到了两次小问题:一次是高速上出现轻微跑偏,后来发现是高精地图有偏差;另一次是莫名减速,原来是系统误将前车的车道偏离识别为变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技术部门的解释和解决。现在我会随时准备接管,但不得不说,辅助驾驶确实减轻了不少驾驶疲劳。
说到实际驾驶体验,小米SU7接近5米的车长和近2米的宽度,在狭窄路段确实需要一点驾驶技巧。不过掉头时,两车道基本就能一把完成。停车时,特别是一些窄车位,我学会了把车停在中间位置,尤其是两边都停有新能源车时,这样上下车才方便。说到这里,须给直线召唤功能点个赞,有几次我都是先摆正车身,然后通过这个功能轻松进出车位。
车内功能方面,车机系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点,操作流畅,语音识别准确。不过应用数量确实不多,希望小米后续能丰富一些。哨兵模式我几乎每次停车都开着,耗电情况大约是10小时消耗15公里续航,当然这也和人流量有关。后排空间因为天幕设计显得很开阔,晴天时视野特别好。
三个月的相处,让我对小米SU7有了更深的了解。它不是完美的,但它的优点确实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果你对它有兴趣,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随时交流。后想说,每一辆车都有它的故事,而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希望这些真实的分享能帮到正在考虑小米SU7的朋友们。如果你也有什么想了解的,随时可以留言交流哦!(本文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