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讨论家用SUV的选择问题,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夹心层"群体。我发现大家普遍存在两个痛点:既要能装下全家人的行李和需求,又不想在智能化配置上委屈了自己。最近刚好体验了深蓝汽车新推出的大6座SUV——深蓝S09,这台起售价23.99万的大家伙,还真让我对国产新能源SUV有了新认识。
先说这台车的外观设计,可能有人觉得5米2的车长该走霸气路线,但深蓝S09偏偏走了简约路线。前脸封闭式格栅配梯形进气口,既符合新能源车的身份又不显呆板。最让我意外的是那两条从车头贯穿到车尾的腰线,站在侧面看就像运动员起跑时的肌肉线条,既有力量感又不失优雅。不过最实用的还是那21寸的轮毂,搭配265宽胎既保证了通过性,又让整车比例看起来特别协调。有位带娃的朋友开玩笑说:"这车子停小区里,估计得让隔壁邻居多看两眼。"
坐进车内才是真正的惊喜。中控台上那两块2.5K分辨率的大屏看着就够气派,但真正让我佩服的是那个能前后移动700mm的中控岛台。家里有小孩的应该懂这种设计——抱着孩子上车不用弯腰找储物格,老人放拐杖也比传统中控台方便得多。更贴心的是副驾位置的50W无线快充,实测给华为Mate60 Pro充电时发热控制得不错,不像有些车充电器烫得像暖手宝。
说到空间布局,深蓝S09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提出的"三间房五张床"概念挺有意思:二排的小桌板能当临时办公区,三排放倒变成双人床,后备箱还能拼出1.9米的大床。上周末参加露营活动,亲眼见证车主把第三排放倒接上充气床垫,再把副驾座椅向后旋转,立马变身露天电影院。不过要提醒各位,这种玩法对座椅材质有要求,皮质座椅长时间躺卧容易闷汗。
重点说说这台车引以为傲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在市区晚高峰实测时,系统能自动识别侧方车辆加塞,虽然反应速度比不上特斯拉,但相比某些德系车的保守策略更懂得"见缝插针"。最实用的还是自动泊车功能,有位女司机朋友亲自上阵,面对斜列式车位居然一次停进去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套系统在复杂路况下还是会要求驾驶员接管,比如没有明显车道线的乡间道路。
动力系统方面,1.5T增程器搭配双电机的配置挺有意思。城市道路用电模式静谧性很好,但上了高速后发动机的介入感比较明显。不过销售解释说这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的续航可靠性,毕竟CLTC综合续航能做到1066公里。实测从上海到苏州的单程,中途只补了一次电,确实比燃油车省心。不过要吐槽的是车机导航偶尔会出现信号延迟,希望后续OTA能优化。
安全性方面,这车用了十三横五纵的高强度钢车身,A柱用的热成型钢比同级车更厚道。上周参加厂家组织的碰撞测试直播,看到60km/h偏置碰撞后驾驶舱保持完整,车门还能正常开启,确实让人安心。不过要提醒各位,这么大的车身转弯半径达到5.8米,新手司机在商超停车场掉头时要留足空间。
现在23.99万的起售价确实给了竞品不小压力。对比同级别的理想L8,少了激光雷达但价格便宜4万;对比问界M7,又多了空气悬挂和CDC电磁悬架。不过也有老司机指出,深蓝S09的转向虚位比传统豪华品牌稍大,高速过弯时需要多打些方向。建议潜在买家一定要亲自试驾,特别是对底盘调校比较敏感的用户。
要说最让我意外的还是这车的市场策略。明明有华为技术背书,却选择主攻25-35万的价格带。销售透露这是为了避开与问界、理想的正面交锋,专注服务"精打细算的大家庭"。从实际体验看,这种错位竞争确实有效,很多二孩家庭在体验过后表示"比预想的预算能多买两个安全座椅"。
回过头来看,深蓝S09的成功在于找准了市场空白。它没有盲目堆砌激光雷达和算力芯片,而是把钱花在了全家人的实际需求上:能加热的第三排座椅、能制冷的冰箱、能自动调节的悬架。这些看似"传统"的配置,在新能源时代反而成了差异化优势。正如现场一位二胎妈妈说的:"我不在乎它能不能自己变道,但求孩子在后排睡觉时别被太阳晒到。"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最近行业里有个说法:30万级新能源车正在经历"去豪华化"。深蓝S09似乎正在践行这个理念,用华为的技术赋能,却把重点放在实用价值上。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平权"。不知道各位看官怎么看?这样的深蓝S09,你会考虑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