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实现月销量破万,这一成绩对于一款三十万级别的自主品牌SUV而言,着实来之不易。有人评价说,理想打造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汽车,而是融合了数码产品特性,甚至被戏称为“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综合体。但在我看来,这一评价其实较为中性。倘若你是一位对车辆性能与操控有着严苛要求的用户,或许会将此视为一种批评;然而,要是你更注重驾乘体验,那么这无疑是对理想L7的一种认可。
在对理想L7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试驾后,我发现它的实际体验并没有外界所描述的那般极端。其机械性能并未糟糕到让人难以接受,而所谓的“车上生活”也未达到如同置身起居室般的极致舒适。本质上,理想L7仍是一款试图在各个维度满足用户需求的车型。不过,在试驾过程中,我确实深切感受到了一个贯穿全车细节的显著特质——友好感。
外观:低调中的亲和力
理想L7的友好感最先直观地体现在其外观设计上。整车线条简洁流畅,没有突兀的起伏与转折。前脸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道横贯左右的灯带,它修长且完整,在当下众多车型中独树一帜,成为了理想L7极具辨识度的视觉标识。
车身侧面同样展现出一种简洁之美。没有犀利的腰线,外覆盖件平整顺滑,轮眉与车身下边缘未设置常见的黑色防擦条,车顶也摒弃了拼色设计。当隐藏式门把手自动收回时,整个车身侧面呈现出一种极致的素净感,给人以低调、沉稳的印象。
车尾设计同样遵循了简洁的原则。上方没有夸张高耸的尾翼,下方也不见充满肌肉感的扩散器,甚至后挡风玻璃雨刮也被巧妙地隐藏在了车顶“屋檐”之下,仅留下一条笔直的贯穿式尾灯。在众多车型都在极力彰显个性、展现自我的当下,理想L7却选择收敛锋芒,以一种含蓄的姿态示人。这样的设计或许会被部分人认为缺乏新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传递出了一种独特的友好氛围,让人感觉亲近。
空间:宽敞与规整的完美结合
理想L7拥有出色的车身尺寸,车长超5米,轴距超3米,车宽接近2米,再加上配备的空气悬架具备80mm的调节行程,为车内空间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打开后备箱,其内部空间的规整程度令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后备箱两侧的储物格还贴心地配备了小盖板,确保与后备箱地板齐平,使整个空间更加整洁统一。照明灯、12V电源、挂钩、地钩等实用装备均采用内嵌式设计,有效避免了在放置行李时对物品造成刮蹭,细节之处尽显人性化考量。
后排座椅靠背采用424设计,其中两侧座椅可一键实现46比例放倒,中间座椅则通过机械锁固定在右侧靠背上,虽需手动放倒,但放倒后锁杆会自动收起。从这些精心设计的小细节中,不难看出理想汽车对于后备箱空间平整性的高度重视。此外,为了方便用户搬运重物,理想L7在后备箱内专门设置了一键降低后悬架的按钮,进一步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与友好度。
与后备箱设计相呼应的是,理想L7在乘客上下车环节同样考虑周到。由于车身较高,在打开车门时,空气悬架会自动降低车身高度,为女士、老人和小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用户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装电动脚踏板,进一步提升上下车的舒适性。
基于原本六座车L8的车身架构,改为五座布局后的理想L7,后排空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以我178cm的身高、身材较为壮硕为例,即便前排座椅由我自己调节至舒适位置,后排腿部仍能拥有一个小臂左右的宽敞距离。而且,后排座椅靠背支持40度电动调节,乘客能够轻松找到最舒适的坐姿,真正实现了空间自由。
“皇后座驾”:舒适但不极致
理想L7的右后座设有“皇后座驾”模式,不过客观来讲,其体验并未达到极致境界。主要原因在于后排座椅靠背无法完全放倒,也不具备零重力座椅那样的旋转功能,仅提供了一个脚托。因此,若从睡觉舒适度的角度考量,“皇后座驾”模式下的后排甚至不如前排座椅舒适。尽管如此,理想L7凭借其出色的空间表现,依然给予了后排乘客足够的尊重与舒适体验。
后排娱乐屏:提升体验的非必需品
在理想L7的高配车型上,配备了一块后排娱乐屏,这一配置想必大家已并不陌生。对于一辆汽车而言,娱乐屏并非不可或缺的刚需配置,即便在长途旅行中,如今人们也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满足看剧等娱乐需求。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难免会造成颈部疲劳,相比之下,抬头观看两小时电视无疑会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尤其是当车辆为每个座位都配备了柔软舒适的枕头时,后排娱乐屏的存在确实能够进一步提升乘车体验。所以,从提升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在高配车型上提供后排娱乐屏这一做法倒也无可厚非。
前排设计:科技与便捷的融合
来到前排,副驾驶位置同样配备了一块独立的娱乐屏。考虑到副驾驶位置的使用频率通常远高于后排,因此这块娱乐屏成为了标配。而中控台的车机系统主要由驾驶员操作,由于车辆实体按键较少,绝大部分功能操作都需通过车机完成。理想的车机系统在UI设计、流畅度以及功能性等方面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水平,这也正是许多人将理想汽车类比为数码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过度依赖车机系统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对于部分用户而言上手难度较大,尤其是年纪稍长的用户可能会不太适应这种操作方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想L7搭载了一套体验感极佳的语音交互系统,以此提升用户与车辆交互的友好度。
语音交互:强大的控制权限
这套语音交互系统绝非普通的语音助手可比,它不仅响应速度快,支持连续对话,更关键的是对整车各项功能拥有极高的控制权限。与一些仅能实现开窗、开空调、导航等基本功能的语音系统不同,在理想L7上,你甚至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它帮你调整空气悬架高度、改变驾驶辅助系统属性,即便进入第三方APP应用,也依然能够借助语音交互进行操作。此外,语音助手的发声自然流畅,毫无机器人般的生硬感,仿佛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伙伴与你对话。当你下达移动座椅的指令时,它还会贴心地提醒你确认座椅周围是否有杂物,虽然有时可能会让人觉得稍显啰嗦,但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疑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友好感体验。
独特的仪表设计:小屏与HUD的搭配
或许是出于车内布局整洁性的考虑,理想L7的主驾驶位置取消了传统的仪表屏,取而代之的是方向盘上的一块小数码屏。这块小数码屏能够显示车速以及简单的能耗信息,并且支持通过手指滑动进行翻页操作。
然而,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几乎不会频繁关注这块小数码屏,因为在其视线正前方,配备了一块视觉效果出色的AR HUD抬头显示系统。行驶信息、环境感知数据以及导航地图等关键信息均清晰地呈现在AR HUD上,真正承担起了替代传统仪表盘的功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对没有传统仪表盘的车辆驾驶产生疑虑,但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并不会因此感到任何困扰,反而能够更加专注于道路情况。
此外,整个驾驶舱的设计同样秉持了简洁的风格。无论是空调出风口、杯托,还是门把手,均采用了内凹式设计,避免了外凸带来的不便与安全隐患。如此一来,整个内饰与外观设计理念相呼应,将所有可能产生突兀感的元素都巧妙隐藏,为驾驶者营造出一个简洁、舒适的驾驶环境。
配置选择:克制而理性
我并不认同理想L7存在盲目堆砌配置的现象。相反,在配置选择上,理想汽车展现出了相当的克制与理性。对于那些徒增成本却难以显著提升用户体验的配置,理想果断选择放弃,比如全景天幕、无框车门以及按钮式内门把手等。坐在理想L7车内,你或许不会强烈感受到各种黑科技带来的冲击,但却能切实体会到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舒适感,这便是我对理想L7静态体验的深刻感受。那么,在动态驾驶体验方面,理想L7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依然会选择“舒适”。
动态体验:舒适至上的驾乘感受
尽管理想L7提供了运动模式和高性能模式,在这些模式下,车辆能够将转向和悬架调硬,甚至降低底盘高度,以营造更加运动化的驾驶感受。但在我看来,这些模式更多是充分利用电气化优势而设置的附加功能,并非理想L7底盘调校的核心方向。从整体底盘设计思路来看,理想L7的初衷仍是为用户带来舒适惬意的驾乘体验。在试驾过程中,我对车辆的各种驾驶参数进行了全面测试,最终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动力、转向、避震等参数全部设置为标准或舒适模式,因为在我看来,这才是理想L7最本真、最应有的驾驶状态。
理想L7前后双电机的总功率达到330kW,这样强大的动力储备,其意义并非单纯为了追求零百加速5.3秒的极致速度,而更多是为了确保车辆在起步和超车时,不会因其庞大的车身尺寸而产生笨重迟缓之感。在标准动力模式下,车辆匀速行驶时仅由后轮驱动,只有在加速过程中,前轮才会适时介入助力,这种驱动策略既高效又贴合日常驾驶需求,能够为用户带来轻松顺畅的驾驶体验。
较高的车身和相对较软的悬架设定,决定了理想L7并不适合进行过于激烈的驾驶操作。然而,即便如此,车辆在操控方面依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转向手感轻盈,对于日常驾驶中偶尔需要快速行驶、赶时间的情况,理想L7完全能够轻松应对,为驾驶者提供足够的信心。
领航辅助:实用但需谨慎
理想L7的Max版车型搭载了激光雷达以及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部分高速公路或高架路段,能够激活NOA领航辅助功能。在实际体验中,这套领航辅助系统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大多数路况良好、交通标识清晰的情况下,它能够较为准确地根据路况自主完成变道和跟车操作,为驾驶者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与安全性。然而,当遇到交通拥堵、周围车辆行驶较为随意的复杂路况时,该系统偶尔也会出现失效退出的情况。因此,驾驶员在使用NOA领航辅助功能时,仍需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随时做好接管车辆的准备。
NVH表现:中规中矩的静谧性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NVH性能方面,理想L7的表现中规中矩。在抑制风噪和胎噪方面,车辆有着不错的表现,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噪音对车内驾乘环境的干扰。然而,当增程器介入工作时,车内乘客能够较为明显地听到轻微的引擎声,虽然这种声音不会引发令人不适的共振感,并且相较于传统燃油车而言,车内整体噪音水平已经大幅降低,但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内的静谧性体验。
正如开篇所说,理想L7致力于在各个维度上满足用户需求,这里的用户既包括驾驶者,也涵盖了乘车的每一位乘客。它以一种温和、无攻击性的产品逻辑,力求让用户在整个用车过程中始终保持舒适的状态,仿佛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车辆的悉心照顾。当然,这种极致舒适的体验并非人人都能接受,有人可能会觉得它容易让人变得慵懒,甚至丧失对驾驶激情的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再热衷于追求速度与激情的驾驶者,在某些时刻,也渴望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独自坐在车内放空思绪,而理想L7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