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想汽车又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新车发布或者销量夺冠,而是被自家车主集体"讨伐"。事情得从今年二月底说起,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在微博上拍胸脯保证:"L系列和MEGA不会有2025款,就拿现款升级智驾硬件,电池、电驱这些核心部件都不会变。"这话让不少持币待购的车主吃了定心丸,特别是3月份购车那批人,很多人冲着"短期内不会大升级"的承诺签了保价协议。
谁能想到五月初突然变卦?5月8日理想突然甩出"智能焕新版",从L6到L9全系升级。就拿卖得最好的L7来说,中配车型的电池直接从欣旺达换成宁德时代,容量从42.8度涨到52.3度,纯电续航硬生生多出61公里。更扎心的是,连空气悬挂都全系升级成双腔的,L9更是玩起了双腔双阀悬架,麋鹿测试成绩直接冲到80公里/小时。这哪是硬件优化?分明是重新造了个"加强版"!
最憋屈的还是3-4月提车的老车主。杭州的宋女士3月31日刚提的L9,签了保价协议才安心,结果4月份就发现新车优惠1.3万,而且销售直言这些"展车"都是刚出厂的新车。更绝的是,保价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展车除外",销售这波操作直接把老车主当韭菜割。河北的李先生更惨,提车时销售承诺"短期内不会升级",结果焕新版续航直接多出60公里,快充时间还缩短了8分钟,这升级幅度放在任何行业都算重大更新。
这事闹到现在已经演变成全国性维权。维权群里光杭州就有上百人,大家发现理想玩起了文字游戏:所谓"展车"根本就是新车换个说法,生产日期都是最近三个月内的。更气人的是,这些"展车"不仅能享受国补,还能和新车一样拿积分送服务。有车主晒出聊天记录,销售亲口承认"展车就是没摆出来过的新车",这操作简直把消费者当猴耍。
其实早在今年初,理想就埋下过雷。年初的时候就有车主投诉,说理想ONE的OTA升级说好要推却一直拖,最后直接不认账。这次L系列的事一出,老车主们彻底炸锅。青岛的张女士说:"当初说好三年零息,现在新车降价三万,这利息都不够补差价的。"更绝的是,有车主发现理想在保价协议里玩花样,把"展车优惠"和"政府补贴"都排除在外,这明显是给后续操作留后门。
更让人心寒的是售后处理方式。之前有网红买的L9静音棉脱落,售后居然建议用胶水粘回去。结果换的"内部胎"不但没装静音棉,还有修补痕迹,45万的车修得跟拼装车似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套路,彻底击穿了消费者最后的信任防线。现在网上流传着车主们的灵魂拷问:"花大价钱买个车,最后成了厂家的试验品?"
从法律角度看,理想这波操作确实够鸡贼。浙江的韩律师指出,虽然保价协议有法律效力,但里面"展车除外"的条款必须显著提示,否则可能无效。可惜大多数车主签协议时根本没注意这些小字,理想销售更是刻意模糊概念。现在维权群里流传着各种和销售的对话录音,有人发现不同门店对"展车"的解释完全不一样,明显是故意制造漏洞。
这事说到底还是车企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以前大家觉得造车新势力敢创新,现在看来有些企业更擅长玩文字游戏。就像网友说的:"买车前你是爸爸,买车后你是孙子。"当企业把消费者当一次性流量,用各种套路规避责任时,再好的产品也救不了口碑。这次事件给所有车企敲响警钟:在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靠割韭菜换销量的路子走不长,真要赢得市场,还得靠实打实的诚信和透明度。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理想这次的操作?是觉得老车主太较真,还是车企确实该给个说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