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搭半固态电池,10万元家用轿车破局海外,行业热评认可

老李上周在洗车店里说了一句:“电池越堆越大,开着像拖着一口铁锅。”旁边胖师傅扎耳朵地插嘴,说他侄子的车习惯跑长途,现在100kWh的电池包都嫌轻,还总琢磨怎么加装个啥充电宝似的外挂。可惜,越重越费,刹车猛踩脚底下还咯噔一下。有人调侃,咱之前都追着续航跑,结果忘了车到底是拿来开的,不是搬砖比赛。对MG4突然整半固态电池这事,街口卖零件的小张用苏北口音嘀咕,说一汽做了半天,还不如上汽手快。

MG4搭半固态电池,10万元家用轿车破局海外,行业热评认可-有驾

得亏他嘴快,说漏了点去年4月的料——上汽和清陶能源合伙搞电池那茬事,圈里人早茶余饭后讨论过。有师傅讲,这种陶瓷固态电池,不仅不怕针戳,还放冷库试过,负30度冬天打火照点不误。问了下微信群群主,他嘟囔说密度能撑400多Wh每公斤,听着很玄乎,比那一大堆三元锂电池起码多出四成多的能量。不懂成分的老邻居还发消息问,说这玩意是不是就是以后再也没那种“新能源自燃”新闻了。

其实陶瓷固态电池这玩意,圈内憋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白了有好几个门道。安全方面像师傅提,经高温也不变形,哪怕撞到马路牙子,点不着火。密度高听好了,不是堆料堆出来的,是负极盘里用点金属锂,理论上说拼到500Wh/kg也不光吹牛。行业八卦有时传说过,长理论寿命,副反应小,快充次数可以比原来多出小半年,反正用到头不一定先坏电池。听配件厂老板说还有一招,正极材料电压窗开大了,多少清理冗余件。

MG4搭半固态电池,10万元家用轿车破局海外,行业热评认可-有驾

工地旁边修车的赵师傅半年还抱怨,说有些电池包整个用钢板压着重得像“掉一楼下松不手儿”。前阵子说现在轻量化,厂里开始用铝壳、什么无模组,把电芯、底盘、轮子融合一体,听着是科技,其实扑通一下,别的部件压力也大——群里车友就有人吐槽噪音和行驶质感变怪,修电池盖多一层皮还得额外收工时费。

MG4这回直接踩到半固态,难怪群头里说口气大。“原来用上新科技肯定贵,现在砸到10万多点的车上,就是瞄准了国际市场。”我去年坐大巴去看展,听现场的销售员边喝水边挤牙膏似的讲MG这布局,说MG4要靠半固态、电池下沉结构和海外市场对接,其实就是一步棋,想让全家桶车型都随时切换新电池。

MG4搭半固态电池,10万元家用轿车破局海外,行业热评认可-有驾

群里曾有哥们摔过电车,下雨天咣一脚踩死,电池点儿事没有,只有底盘蹭掉一块漆。后来才知道,那块电池用的陶瓷电解质,比传统塑料膜抗造。前几天听到邻居买MG4后吐槽,说导航偶尔卡顿,不过补一句:“现在装那新电池,跑远路心都大了,至少没那么怕半路憋火。”

小众话题还真有个事。江南一带有老车友通过“自制隔热膜尝试降温”实验,MG4换半固态后夏天暴晒电池温降幅显著,甚至有个群说头天晒晒、第二天凉着启动耗电曲线都得笔直往下,跟坛子里那种动辄起火割席的新闻天气真不是一个说法。

顺口提点冷门配置,有人说MG4新款里偷偷塞了胎压主动报警+路感监测,有亲测抱怨“方向有点重”,销售却戏谑说“电池轻了手感虚”,然后又骂说新电池装完后反倒底盘稳健得多。江北师傅摆摊喝酒闲聊,还拿MG4辩论说以后“电池能拆下就像换瓶水”,是不是扯大咧咧的,但话糙理很杂,市面上操作工艺确实越来越接近家电式替换。

养护八卦其实也不少。前阵子有车主吐槽,跳温报警老是吓人,结果电池测了全正常。销售打哈哈,说新型固态包有段烧合期,“你用着用着就好了”,跟新鞋扭脚差不多。技师还教,保养别太迷信“半年一检”,多观察仪表才是老实。

人来车往,谁家半固态电池MG4究竟省事省心,到底会不像以前背着石头走路一样,咱还得过半年看师傅和群友咋说。前两天还听车友打趣,说这东西二手车以后是不是比老化三元锂包吃香?到底谁先试,得靠市场拧出点水花才晓得——说不定到时候又多一茬闲聊的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