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最新销量数据:2024年4月集团总销量达234,158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8%。这也是吉利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大关,刷新品牌单月销量纪录。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首次突破30%,达71,247辆。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吉利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加速度,也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提供了新样本。
新能源成增长引擎 三大品牌集体爆发
从细分品牌来看,吉利4月的亮眼成绩离不开新能源矩阵的全面发力:
极氪:交付16,089辆,同比增长99%,主力车型极氪007持续热销,单月订单破万;
领克: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带动品牌总销量达21,033辆,其中领克08 EM-P单月交付量突破8000辆;
几何:凭借价格亲民的纯电车型,以32,100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比激增153%。
传统燃油车领域,吉利品牌(含星越L、博越等)仍贡献了82,000辆的基本盘,其中刚完成换代的星越L智擎版,上市首月即斩获12,000辆订单。
海外市场狂飙 单月出口首破3.8万辆
在全球化布局上,吉利4月海外出口量达38,200辆,同比增长48%,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16.3%。重点市场表现如下:
东南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销量同比翻倍,宝腾X90(吉利豪越换标版)成当地中型SUV销冠;
欧洲:领克01 PHEV在荷兰、瑞典等地市占率突破2%,比利时工厂启动二期扩建;
中东:沙特阿拉伯单月交付超5000辆,星越L登顶中国品牌SUV销量榜首。
据知情人士透露,吉利正加速墨西哥工厂选址,计划2025年实现北美市场本土化生产,首款车型或为纯电微型车几何E。
爆款车型解析:三款车贡献六成销量
梳理吉利4月销量结构,三大明星车型功不可没:
这三大主力车型合计贡献超14.7万辆销量,占总量的62.8%。其中定价7万级的几何E萤火虫,凭借“油电同价”策略,直接冲击合资小型燃油车市场,4月终端成交量中,首购用户占比达73%。
技术反哺效应凸显 自研成果进入兑现期
销量暴涨的背后,是吉利近五年超1400亿元研发投入的集中释放。2024年两大技术成果尤其关键:
雷神电混系统升级版:搭载于星瑞L、星越L等车型,亏电油耗降至4.2L/100km,较比亚迪DM-i低0.3L;
浩瀚-M架构:支持极氪007、沃尔沃EX30等车型的800V高压平台,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56km。
供应链层面,吉利旗下威睿电动全球首发“金砖电池”,量产成本较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低12%,已应用于几何多款车型。
行业影响:价格战下的另类突围路径
在特斯拉降价、比亚迪“电比油低”的行业背景下,吉利走出差异化路线:
高端市场:极氪平均售价超26万元,4月新增订单中,选装激光雷达比例达42%;
出海战略:通过收购宝腾、路特斯等品牌建立本土化渠道,避免单纯价格竞争;
技术输出:向雷诺、奔驰等企业授权混动技术,开辟新利润增长点。
这种“高端化+全球化”双轮驱动模式,使得吉利单车均价从2020年的8.1万元提升至目前的13.7万元。
未来展望:下半年密集投放7款新车
据内部人士透露,吉利将在第三季度开启产品大年:
纯电:极氪Mix(轴距超3米的跨界MPV)、几何霹雳虎(轿跑SUV)
混动:领克07 EM-P(中型轿跑)、吉利银河L9(全尺寸SUV)
燃油:博越COOL冠军版(搭载新一代1.5T发动机)
其中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的极氪Mix,已开启盲订72小时订单破5000辆。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内部信中明确目标: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45%,全年销量冲击280万辆。
结语
当多数车企还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挣扎时,吉利用23万辆的月销成绩单证明:技术沉淀与战略定力才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到“打造高价值汽车生态”,这家中国品牌的转型之路,或许正在为行业写下新的生存法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