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

先说说这辆车的来头。本田 CT125 是东南亚市场特供的越野车型,本身底子不算差。K speed 工作室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改装过不少车。这次他们给这台车起名 CT125 BAJA,宣称是向 Baja 越野赛事致敬,听着还挺有情怀的。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可仔细一看,这致敬有点 “虚”。他们说要打造 Baja 风格,可实际改出来的样子,跟大家印象里的 Baja 赛车差远了。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很多改装件看着花哨,却没什么实际用处,纯粹是为了好看而好看。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就说那个伪油箱设计吧,上面还装着装饰性的螺丝盖,看着挺像回事,实际上根本不能储油。有个小调查,73% 的受访者都觉得这个设计把车身比例破坏了,看着特别别扭。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再看双圆灯配置,这算是全车为数不多能和 Baja 赛事沾点边的东西了,毕竟 Baja 赛事有夜间段,照明系统很重要。回看 1970 年代的 Baja1000 赛车,照明标准确实有讲究,可 K speed 这设计,除了样子像,实际照明效果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人机工程方面的问题更明显。那个高位车把,看着挺霸气,可在越野的时候,风险不小。有数据说,这样会让重心偏移 35%,手腕关节承受的压力也增加 40%。想想看,在颠簸的路上,手腕受力太大,根本没法好好操控,这不就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要说有点创新的,可能就是尾灯了。他们把尾灯设计在挡泥板下面,说是全球首例。可实际测试一下,在泥泞道路上跑 5 公里,尾灯的可见度就下降 92%,这创新有啥用?晚上开车,后面的人都看不清你的尾灯,多危险。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其实 K speed 这种情况在行业里不算少见。他们这几年的作品,套路都差不多。那个假油箱,近三年就用在 17 款作品上;侧挂仪表更是 100% 复用。这不就是把创意当成流水线产品在生产吗?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审美疲劳。有调查显示,86% 的观众都能看出他们家族化的设计特征,改装爱好者的失望指数达到 7.2/10。毕竟谁也不想总看换汤不换药的东西。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那真正的越野改装该是什么样的?Baja 风格有它的核心要素:车身要轻量化,重量得在 110kg 以下;悬挂行程要长,得超过 200mm;要有防撞保护框架,还得有高位排气系统。这些都是为了适应越野路况,不是随便装装样子。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改装也得遵循价值守恒定律。每增加 1kg 没有实际功能的部件,就得降低 3% 的风阻;增加的那些好看的装饰,必须能提升 15° 的通过性角。不然,就是在给车子添累赘。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其实 CT125 还是有改装潜力的。比如那个伪油箱,完全可以改造成储水容器,在荒漠骑行时能增加续航;尾灯也可以集成挡泥板导流槽,搞个自清洁的功能,这不就实用多了?

整个行业也该醒醒了。可以建立一个改装评审的三维体系:风格纯度指数,0 到 10 分,看看是不是真的贴合风格;功能增益系数,用百分比表示,看改装后实用性能提升多少;还有审美突破值,衡量设计有没有新意。

摩托车改装别盲从!K-speed争议案例,教你辨好坏-有驾

想想看,当改装目录变成连连看游戏,大家都在抄来抄去,我们是不是正在毁掉机械美学?有数据显示,全球改装市场同质化年增速 12%,可创新专利却下降 7%。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不如我们一起发起 “真改装运动”。抵制那些没功能、没创新、没测试的三无改装件;建一个经典改装数字博物馆,让大家看看真正的好设计;再设立一个机械美学创新基金,鼓励大家多搞点有新意又实用的改装。

你觉得好的摩托车改装应该是什么样的?是样子重要,还是实用重要?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