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da CG125:传奇摩托的简史与多样故事


在中国市场上,Honda的CG125堪称一个传奇。这款摩托车无需过多赘述,其口碑已然传颂。与两年前我们曾探讨过的“Honda靠老CG打开中国市场”的话题相呼应,如今依然适用。豪爵铃木、济南轻骑等品牌,同样以GS平台奠定了行业地位,强调的是皮实可靠、经久耐用这些通勤车乃至摩托车的基本功能。

近日,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发布了2022年款CG125 Special,零售参考价定为7,480元。这款特别版的CG125,明显继承了1972年CB100出口版的设计元素,特别是车体图案,更是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Honda多款车型如1969年Benly CB125本土版等有着相似的色彩风格。尽管如此,这款特别版的CG125在色调上却与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传统”CG色调有所不同,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综合Honda Japan的相关文献记录与发布信息,CG125的简历概览如下:
1、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Honda在1968年1月推出了搭载四冲程OHC发动机的CS90,并逐渐覆盖东南亚多地。
随后,在1969年9月,他们又推出了CB100。然而,当时Honda的竞争对手主要销售搭载结构简单但动力性能更佳的两冲程发动机车型。加之东南亚地区售后服务和车辆维护的不足,Honda在当地的市场拓展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2、为了改变出口东南亚市场的困境,Honda决定研发全新的四冲程OHV发动机,并在1973年3月向东南亚市场推出了Benly S110,但市场反应依旧冷淡。

3、在1974年5月,为了深入进行东南亚市场调查,Honda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负责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发两轮车型。
该工作组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主要城市,进行了一个为期约一个月的综合考察活动。
4、考察组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
在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当地人骑摩托车的方式别具一格,甚至出现了“油箱上放孩子,一台车载三、四人”的情景。同时,他们还观察到,当时的经销商主要业务集中在拆卸和修理故障车辆上,且普遍缺乏对摩托车故障一次修复和定期检查的认识。

5、基于这些考察结果,Honda在1974年年底推出了全新的CG125车型。
这款车搭载了一款高性能且易于维护的四冲程OHV发动机,以其出色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适应了恶劣的使用环境。随后,在1975年3月,CG125率先在泰国市场亮相,并逐步扩展到亚洲、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6、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法规、税制和驾驶证管理要求,Honda在推出CG125的同时,还推出了CG110车型,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目前,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仍在售2020款CG110车型,证明了其市场的持续性和受欢迎程度。

7、CG125的初始生产地点位于日本Honda的铃鹿工场,随后迁至熊本工场。
自1976年起,该车型的生产进一步扩展至巴西,在那里设立了合资经营企业。
8、1998年左右,CG125在日本本土的生产画上了句号,此后,该车型的全部生产均移交至海外的合资企业。
截至2018年年底,历经四十二载,CG125已累计销量达到700万辆,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之选。

9、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这家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及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中日合资企业,自1992年成立以来,便开始了其摩托车生产的旅程。
最初,企业以“五羊”款车型为起点,随后将CG125也纳入国内生产线。

10、据Honda官方资料显示,自1975年3月至2019年,以及五羊-本田发布的国四CG125来看,CG125车型已经历了七次重大的更新换代。
而在2019年,五羊-本田更是向国内推出了搭载FI电子燃油喷注系统的CG125,这款车型被业界誉为第七代CG。

11、回顾历史,2008年国内上市的OTR规格CG125已属于第六代车型,而2002/2003年面世的CG125(WH125-3)则代表着第五代的技术水准。
更早之前,五羊-本田在九十年代推出的首款国产CG125已属于第四代产品。



12、在国内,CG125车型分为“方灯”和“圆灯”两个版本,分别以其独特的前大灯设计命名。
其中,“圆灯”版的CG125是1976年的初期型,这一版本主要在巴西及后续的欧洲市场进行销售。

13、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市场上的CG125大多由巴西生产。

紧接着,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款1976年欧洲版CG125的外观。这款车型以“圆灯”为特色,展现了其独特的前大灯设计。


紧接着,让我们一同探寻2003年欧洲版CG125的魅力。这款车型同样保留了“圆灯”设计,彰显其经典前大灯的独特韵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