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网上的各大车企半年报,多少有点麻木。
看多了那些你追我赶的销量数字、各种降本增效的嚷嚷,感觉整个行业都像极了内卷修罗场,谁都怕慢半拍,分分钟被竞争对手按在地上摩擦。
可当广汽集团悄悄地把自家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甩出来,画风一下子反转。
这还只是普通的财报吗?明明更像一份职场摸鱼战士的“反内卷圣经”,处处拎着大招,俨然一副“你们卷你们的,我自有我的路”的潇洒模样,让人在车圈厮杀的江湖中猛地清醒一次。
说起来广汽这半年,老实讲亮点多到不像话。
财报里的那些干货数据,真要细品,每个数字都能拉出来聊个半小时。
426.11亿元的营收稳稳地就摆在那儿,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水分。
销量嘛,产80.17万辆,卖出75.53万辆,终端销量甚至有85.8万辆,别看车市年年都被唱衰,这波操作一上来就透着稳字当头。
但真要让人惊掉下巴的,还不是这些数字本身。
搞车这几年,大家都知道,“降本增效”成了挂在嘴边的万能咒语,研发预算挤到快见底都成常态。
可广汽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37.89亿的研发投入,16.55%的同比增幅。
这年头别家还在算计螺丝钉的成本,广汽直接甩钱砸技术,这魄力,搁谁都会想拍个手再说一句“牛啊”。
更何况,人家砸的钱可不是打水漂。
今年上半年,广汽新增了1600多项专利。
累计超2.2万项。
光“专利墙”都能给实验室装修一圈,关健是——这些专利不是束之高阁的ppt秀。
说它们“能上车”,一点不夸张。
新能源领域,广汽的招式叫一个花活多。
第三代混动系统已经搞定量产,你要说落地速度,同行都得自愧弗如。
8月甩出了“星源增程”技术,专治“亏电焦虑”,还把一堆行业山头给攻了个遍。
什么“行业第一”标签,贴的密密麻麻,怎么看都不像临时抱佛脚而是苦练内功多年的高手下场。
有意思的是,广汽现在新能源赛道上玩的叫“四条腿走路”——纯电、插混、增程、氢能源全都有。
看着同行们死磕价格,鸡飞狗跳地卷来卷去。
广汽则来了一手“你卷你滴,我自个儿开新路”。
你说要抄?都不知道从哪下手,玩法已经不是一个频道了。
不过智能化才是现在这个圈最火的话题。
2025年上半年广汽直接连发新招,“星灵智行”智能品牌亮相,GSD智驾系统、星灵AI全景图,一套接一套上桌。
摸着良心说,这波技术潮水涌得太猛了,一不小心都容易给人看花了眼。
最刺激的当属广汽跨界玩起飞行汽车、机器人,正式向未来科技集团进军。
飞行汽车GOVY AirCab一登台就有近千架订单。
7月刚一转身,国内首批量产样机就交了货。
啥叫“秒变现实”?广汽直接用事实告诉同行:别以为黑科技只能拍概念片,我们真能搞出来。
还不止。
第二代轮足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陆续上线。
以前大家都说自己是车厂,广汽这下魔法觉醒,明明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片场,看进了未来都市剧的彩蛋。
说玩笑的,其实技术牛不牛,最后还得化在量产和品质里。
这时广汽本田高调亮相。
2025年3月突然上演王炸,新建了个“数智・零碳”新能源工厂,你说里边有多少料?
30多项全球领先技术,50多项国内第一,每一项听着像是专为打卡而设。
还有差不多60项技术,全是本田集团第一次全球大范围应用。
你说这是车厂,其实更像一座能刷成就的大型“黑科技工坊”,分分钟刷新行业预期。
别光听数字,干货更多体现在细节。
新车型P7研发足足磨了四年,测到怀疑人生,公路上跑出150多万公里实测数据。
每一个零部件,团队都恨不得多检查几遍,生怕有漏网之鱼。
生产线目标定的是“120%合格率”,敢比标准还高出一档。
意思就是让不达标的产品只能出现在传说里,你手里只会拿到“闭眼买”的好车。
消费者买帐吗?
那必须得买!
J.D.Power 2025新车质量榜单一出炉,广汽本田再次占据头把交椅。
六连冠!
主流品牌里头,广汽本田已经从“耐开”进化成“闭着眼睛都能开”。
坊间流传“开不坏的广本”这个段子,现在倒成了行业权威的定论。
这些辉煌成就,发现没?
并不是靠烧钱内卷、打价格战搅局来的。
你看这一片生存焦虑、价格站到地板的车圈,多少车企投机取巧、玩快手短平快的套路。
广汽,却愣是靠“投入坚定、技术扎实、品质可靠”闯出了一条风格迥异的赛道,不迎合流量,不投机取巧,就是要把功夫下到骨子里,沉得下去、熬得住。
这份骨气,在如今的车市行情里,不多见。
你说,一个企业到底靠什么赢未来?
是靠会喊口号,还是靠踏实肯干?
广汽用半年报告,实打实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不是喊得最响的那批人,而是谁都想不到的那种“闷声做事、下死功夫”的狠角色。
技术储备如山,未来产业布局一马当先,每个动作都像下棋大师,看似不急不躁,实则提前布好了所有后手。
可以说,当前新能源、智能化、机器人这些风口,广汽都没错过,还把每一步都走成了教科书级别的精细棋局。
至于未来谁会成为真正赢家,你呀、我啊,其实只要多看看谁能做到长期主义,谁能真的走出新花样,用实力硬刚市场,就明白广汽这条路选对没选对。
别说什么天降馅饼,车圈的未来,永远属于那些“扛得住寂寞、练得足基本功”的狠人。
这也许才是反内卷的最大智慧吧——当别人都急吼吼上阵撕价签、喊热点,广汽却耐心打磨底层技术,走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慢一点,也更能走远。
毕竟好饭不怕晚。
你怎么看目前广汽的“反内卷”打法?留言聊聊你更看重品质还是价格,或者有啥独家体验,咱就一块来侃侃大实话!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