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规落地!电动车25km_h限速,五年“龟速”何时休?

各位车友,今儿咱们得聊聊这电动车的大事儿!

9月1号新规一落地,不少骑电驴子的朋友们,都感觉像是被“卡了脖子”,心里不是滋味。

想想以前,电动车上那脚蹬子,说实话,绝大多数时候都闲置着,纯属“摆设”。

有时骑得稍微快了点,那玩意儿还会跟着转悠,一不留神,就给你“亲”一下小腿,那酸爽,别提了!

9月1日新规落地!电动车25km_h限速,五年“龟速”何时休?-有驾

可如今,雅迪、绿源、立马这些大品牌的最新款电动车,直接把脚蹬子给“请”出去了。

车身设计看着是利索多了,少了这个“累赘”,实用性倒是提上去了。

这设计,我得给个大大的“👍”!

然而,这脚蹬子的“消失”,充其量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真正让大家伙儿伙儿心头的“刺”,还是那25km/h的速度限制。

这可是“新国标”的“亲儿子”,从9月1号起,它就正式“上岗”了。

以后想骑得飞快点?

那可得先问问它答不答应。

为何速度要被“锁死”?

官方的说法,是为了把电动自行车明确定位为“非机动车”。

这说法,听上去挺稳妥,也挺负责任的,毕竟,“安全第一”是咱们一直强调的。

但是,这“非机动车”的帽子一戴,很多事情的走向就变了。

9月1日新规落地!电动车25km_h限速,五年“龟速”何时休?-有驾

大家伙儿骑电驴,图的是个啥?

不就是图个方便,图个速度能快点,赶得上趟儿嘛。

可现在好了,25km/h,这速度,连一些性能稍好的电动自行车都超不上去。

你试想一下,炎炎夏日,你骑着车,后面那些蹬自行车的,呼哧呼哧都能超了你,这得是多让人憋屈?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新国标”还加固了“防篡改”的“防火墙”,把“解码提速”的后门给彻底封死了。

而且,还搞了个“一车一码一池一充”的“身份认证”系统。

简单说,就是你的车、电池、限速器、充电器,都得是“一家人”,用一套“身份证”来互相识别。

你要是敢动点小手脚,这车可能就给你“罢工”了,让你寸步难行。

“限速”何时能“松绑”?

根据这“新国标”的“尿性”,这25km/h的速度限制,在未来的五年里,是“雷打不动”的。

想取消?

那得等到下一个五年,国家重新修订标准的时候,才有那么一丝丝可能性。

9月1日新规落地!电动车25km_h限速,五年“龟速”何时休?-有驾

这简直就是“望穿秋水”啊!

想想看,这五年,你是不是得一直忍受着这“龟速”前行?

原本图个方便,现在反而成了“慢吞吞”的代名词。

这对于那些本就争分夺秒的上班族,或是渴望快速抵达目的地的朋友们,可真是个不小的打击。

想“提速”?那就得“另辟蹊径”了!

既然电动自行车被“锁死”了速度,那咱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个“身份”?

没错,就是电动摩托车!

你们可能也听说了,近一年来,不少地方都在逐步放宽对电动摩托车的限制。

像内蒙古呼和浩特、辽宁大连、四川绵阳等地,都已经开始“松绑”,允许摩托车在市区内行驶。

看来,这股趋势会越来越强劲,越来越多的城市会欢迎电动摩托车回归。

不过,骑电动摩托车,可不是随心所欲的。

这可是“机动车”的待遇,得遵守一系列规矩!

9月1日新规落地!电动车25km_h限速,五年“龟速”何时休?-有驾

否则,罚款、扣分都是小事,严重的,可能还得“请”你去“学习班”呢。

“驰骋”市区?这几条“铁律”,你得烂熟于心!

1.车辆资质: 你购买的电动摩托,必须得是国家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里明确公示的、正规的、合法的“电摩”。

切记,千万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拼装货”,那可是“玩火自焚”。

2. 驾驶证: 这是重中之重!

没有摩托车驾驶证,你就别想上路。

通常是E照或F照,具体取决于你所购车型的类别。

无证上路,无异于“赤身裸体”地行驶,风险太大了。

3.牌照与保险: 必须得去车管所办理正规的牌照,悬挂机动车号牌(通常是黄牌),并且必须强制购买交强险。

这就像一个人需要身份证,一辆车也需要自己的“户口本”和“医保卡”,以备不时之需。

4. 行驶路权: 千万别傻乎乎地往非机动车道上挤!

电动摩托车,它本身就是机动车,得按规矩在机动车道上行驶。

9月1日新规落地!电动车25km_h限速,五年“龟速”何时休?-有驾

哪些道路允许通行,哪些道路禁止驶入,你得提前弄清楚。

总而言之,这事儿就好比:

电动自行车,为了“安全”,把速度给“收紧”了,脚蹬子也给“卸”了,变得更加“纯粹”。

想跑得快点?

那就得升级到电动摩托车,但随之而来的,是考驾照、上牌、买保险等一系列门槛,规矩也跟着多了起来。

这好比人生中的一次抉择。

是安于“安全稳定”却步履蹒跚的电动自行车,还是拥抱那“速度与激情”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承担更大责任的电动摩托车?

这25km/h的限速,在短期内,看来是“铁板钉钉”了。

这五年,咱们就得学会和它“磨合”。

至于未来?

谁又能说得准呢?

说不定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提升,这限速也就真的“烟消云散”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总是坐等“天上掉馅饼”。

如果你真的对速度有着执着的追求,对出行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那不妨考虑一下,如何才能合法合规地拥抱电动摩托车。

毕竟,生活的美好,总得靠自己去创造,对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