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

“适者生存”这句老话,放到瞬息万变的汽车产业,显得格外应景。

前阵子跟一位汽车发烧友闲聊,他说近来丰田有了新气象,不再是过去那种给人留下“老派守旧”的印象。

这让我来了兴致,毕竟长期以来,我对丰田的认知仅限于省油皮实,至于外观设计嘛…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但细究之下,发现丰田确有变革之举。

过去是“日本总部一言堂”,现在却将研发重任交付给中国团队。

消息一出,汽车圈顿时沸腾。

过去全球车型设计风格大同小异,现在好了,中国团队能自主决策,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全新推出的铂智3X和bZ5,直接搭载了华为智能互联系统和Momenta激光雷达,配置可谓诚意满满。

据说中控大屏尺寸超越了雷克萨斯车型,这简直是从“功能机”到“智能旗舰”的跃升!

更令人侧目的是,丰田中国区总裁李晖甚至公开表示:“现在是中国团队在引导日本总部进行汽车研发。”这种技术反哺,颇有当年华为超越国际巨头的风范。

一位北京的bZ4X车主戏言,去年买的车还像老款诺基亚,今年铂智3X直接升级为华为Mate60,丰田这是转变策略,融入本土化竞争啊!

丰田此次“中国式进化”,并非仅仅是更换车载互联系统那么简单。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他们打破了日本总部“闭门造车”的传统,组建了中国专属的ONE R&D技术中心。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华为的鸿蒙座舱、小马智行的激光雷达,统统拿来,构建出一个集各家之长的“技术聚合体”。

更关键的是决策流程的优化,中国区首席工程师RCE能直接对接4S店的销售反馈,用户提出改进意见,就能快速进行代码调整。

有内部工程师透露,现在调整车载互联界面,比过去在日本总部走审批流程快了十倍!

广汽丰田的生产线也进行了升级改造,引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供应链,将零部件不良率控制在百万分之0.3以内,甚至比日本本土工厂的要求更为严苛。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这真是“广东师傅教丰田精益求精”啊。

更值得玩味的是,丰田的混合动力行星齿轮专利到期后,他们反而加快了技术共享的步伐。

比亚迪的DM-i、本田的i-MMD,都或多或少借鉴了丰田的技术思路。

这手“技术养蛊”,着实令竞争对手敬佩。

当其他品牌都在竞逐高压快充时,丰田却另辟蹊径,选择了“混动双线并进”的策略。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第五代凯美瑞混动版,在城市道路工况下的油耗仅为3.9L/百公里,甚至低于部分插电混动车型在馈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

有网约车司机反映,一箱油能跑一千公里,平台都怀疑他存在违规操作。

新款普拉多搭载的2.4TP2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组合,能够爆发出高达790N·m的峰值扭矩。

经过越野玩家实测,在低速攀爬时,混动系统能提供更细腻的动力控制,而且不必担心电池过热问题。

不得不说,丰田的TNGA架构展现出了强大的兼容性,在同一底盘上,既能搭载氢燃料电池,又能兼容比亚迪的三电系统,这种“模块化”设计思路,恐怕会让不少同行感到头疼。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面对来势汹汹的小米SU7和华为智界S7,丰田也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铂智7,车长达到5米的D级纯电动轿车,配备了鸿蒙智能座舱和宁德时代CTP电池,续航里程高达700公里。

更为重要的是,它依旧悬挂着丰田的车标,这无疑会让一部分成熟消费者感到安心。

bZ3X,搭载了激光雷达和算力高达254TOPS的英伟达芯片,自动泊车功能甚至可以识别城中村里那些刁钻的车位。

一位广州车主体验后表示,它的泊车表现甚至比老司机还出色。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在上海金山,丰田正着手建设氢燃料电池车生产基地,实现3分钟快速加氢,800公里超长续航。

虽然目前氢燃料电池车成本较高,但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

当然,丰田也并非没有软肋,车机系统的流畅度虽然有所提升,但应用生态仍然较为匮乏,仅支持微信、高德等基础应用。

有年轻用户吐槽,都快2025年了,竟然还不能在车里刷短视频!

从1964年引进皇冠轿车,到2025年由中国团队主导全球车型设计,丰田历经六十年,完成了一场“师从中国”的华丽转身。

丰田混动39L油耗胜纯电,中国团队创新规则-有驾

然而,当比亚迪开始向全球输出三电技术,华为致力于重塑智能汽车行业标准时,丰田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壁垒”还能坚守多久?

数据显示,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3000万辆,平均每3辆混动车型中就有1辆悬挂着丰田标识。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超过47%,丰田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5%。

丰田这轮“中国式自我革新”,最终能否在新兴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可以肯定的是,唯有主动适应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

你看,丰田都在积极求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固步自封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