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个很有趣的证人。每周一个轮回,不必等到落叶归根,小小的数字已经悄悄埋进了长城汽厂后院的数据中心。而在这看似平静的九月某一周(9月8日至9月14日),流水线上的钢铁怪兽如同上了发条,坦克家族再一次从数字堆里冒头——坦克500Hi4-T加上坦克500Hi4-Z合计约1600辆,如果你非要刨根问底,连老派的燃油版3.0T V6都算一算,那也勉强凑够了1700辆。不是天降大任于斯车也,只是时代需要牛奶味儿的现金流。
有人说,销量是一切真相的大灯。没错,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爆款,长城显然在坦克500系列找到了自己的奶牛——这头奶牛还不嫌多喝两杯电,摆在高端区的门口招摇着。如果把目光拉到上几周,会发现这款车型的表现,在稳步增长。涨幅不是突然的暴涨,更像化学实验里试剂瓶边缘一点点爬升的温度计。这个过程,可能跟新款坦克500Hi4-T/坦克500Hi4-Z上市有关,也顺带踩了点新能源、混动的风口。
两款车到底谁卖的更多?说实话,如果我是销售一线的老王,八点钟还在展厅捧着暖瓶灌水,可能会说:“老板,贵的那个Hi4-Z卖得好。买得起的不在乎那一万多,买不起的这两天也不会。”当然,这种猜测未必靠谱。中国买越野车的群体,说实话,挺像逛菜市场抢头部大白菜的那几个老大妈,挑个角度吃亏都不行。如果你不信,下次可以去保有量大的论坛转一圈,群众的智慧可以溢出显示器,溅到你键盘上。
不过就算再卖得拽,老方程豹也不是吃素的。方程豹家族的钛三和钛七,上周分别卖了1900辆和1200辆。别笑豹五,那800辆也是不打折,常年徘徊在“几乎能摸到千辆的门槛”上。两个品牌之间不是狭路相逢一见生死,而是各出奇招、各自表述。方程豹明显跳出了硬派越野的死胡同开始走承载式SUV的大路,钛系列外观堆了点肌肉,内在却是小资SUV的骨子。说好听点,叫做差异化。说的直白点,长城吃肉,方程豹喝汤——至于谁家汤里没有漂油花,那就只能各自心照不宣。
坦克会不会跟进钛系列那样的小新车型?这个问题其实挺难说。厂商一般不是吃瓜群众,大概率都在后厨偷着琢磨怎么把汤炖得更鲜。不过坦克系列现在还没端出来,估计高端硬派奶牛还在咀嚼草料没空学小资装嫩。制造业现状和战略摆在那里,招式不能全靠小红书上得分。
硬回数据,坦克500系列售价都在35万上下。坦克500燃油版卖35.5-36.3万,Hi4-T 33.5-35.5万,Hi4-Z干脆跨过36.38-37.5万。硬碰硬的价格区间,硬碰硬的销量。如果你非要拿汽车厂的年终奖去赌,看到这个售价和销量表现,说它是长城的现金奶牛,也确实不算胡说。大部分国产品牌车型进入这个价位区都容易腿软,长城却能让坦克500一马当先。
不只是坦克500在顶门立户,最近魏牌高山也成了榜单新宠。长城高端化的故事,比小学生写作文还要“逐步实现”,不知道董事会的PPT上是不是也画了辆魏牌高山在自动爬坡。品牌焕新、价格向上、人设高端——这一套操作说起来轻松,落在现实却很少能实现。其实很多厂商都在高端化的路上摔过跟头,长城这次踩的位置够稳,也算是制造业里的少数派。
批量卖车,批量挣票子。坦克500之所以能变成现金奶牛,根本原因并不是价格妥帖,而是找到了需求的切口。你可以买三十来万的豪华SUV,但总是要补一点硬派越野的情怀。坦克500的设计师估计在老板的办公室里悄悄数过每一个车顶的折线,保证了“钢铁硬汉”的外壳,剩下的就靠动力和油耗在朋友圈里画饼。对于主机厂来说,这种车型简直是一匹既能拉货,也能拉风的高产奶牛。不像某些入门新能源车,卖出去就像送出去,全靠补贴填坑。
不过严格说来,每一次销量的高光都暗藏隐忧。价格高企,说明目标消费群体比较有限,而且硬派越野市场天花板很快就会碰头。再牛的奶牛,也有咳嗽流鼻涕的那一天。更何况,同行随时可能搞个新动作,方程豹的钛系列已经在市场跳起了芭蕾(即使是芭蕾舞者踩着承载式车身),别家品牌的研发中心也没少准备“高端硬朗风”的新剧本。坦克500能不能保持住现金奶牛的优雅?销售部门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啃指甲。
对于干了这行多年的旁观者来说,这些数字背后真正有意思的,就是市场自发的博弈。一批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国产硬派SUV高价买单,本身说明汽车消费观已和过去判若两人。厂家不再是卖低价换市场,而是通过产品力和品牌溢价实现盈利。偶尔想想多少年以前,长城的SUV还只能靠低价跑量,仿佛是三本教科书里小字说明的那个配角。如今坦克500咧着奶牛笑脸,每周都能给财务部送去新鲜“牛奶”,谁又能保证不会下一步重复其它品牌的剧本?
专业的角度,其实也不外乎这么几条:产品力、品牌力、定价策略,谁稳谁就赢。坦克能成为“现金奶牛”,说明它踩中了目标用户的痒点,产品本身没掉链子,市场推广也没翻车——但这个市场到底能走多远,是坦克系列继续硬刚,还是某天突然画风一变,“奶牛”转身变“宠物猫”?这个问题,可能连长城自己现在也说不准。
在所有的数字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小手在推——消费者需求的演化。消费者到底怎样权衡“硬派、价位、高端梦与日常实用”?坦克和方程豹的竞赛,是否会催生中国汽车市场另一种更细化的分层?或者,坦克500这种现金奶牛,是市场良性的结果,还是一个高端国产的偶然奇迹?这些问题,比坦克500的真实油耗更值得一问。
毕竟,奶牛有很多,能产金的少。下一个市场高光,会不会是在承载式SUV里诞生,而不是硬派越野的草场?你觉得,中国高端SUV的“奶牛效应”,到底还能走多远?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