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想,中国车企搞豪华SUV,到底是在追逐什么?是为了让人仰望吗?还是想真的让大家“抬头看看”,真有点东西?最近,仰望U8L上市直接把车标都整成24K黄金了,轴距长到3250mm,定价就直接给到128万起步。这是怎么个玩法?这车到底给谁看?我们普通人看着不得不想,谁买车是先看车标的材质,黄金是能保值还是能续航?
你有过一个疑问吗:车标用24K黄金,到底是炫富还是“真材实料”地给买家一块能随时摘下当金块的东西?豪华品牌都在讲身份,仰望这次就把“身份”印在车头:我的车标比你们镀镍、镀铬,都更真。似乎是在告诉你,有钱人的门槛不仅仅是钱包厚,车标都要会发光,开出去就是“中国版劳斯莱斯”。你要说国产品牌没想过自己定义“豪华”,那还真是冤枉它了。
但再想一步,128万的价格,谁买?市场给出的答案很清楚,这不是普通人的车。这车不是为“吃瓜群众”造的,压根就是为那些对“身份符号”和“豪华体验”有刚需的买家准备的。仰望的目标,好像很简单——我不是和你比耐用、比油耗、比空间,我压根不和100万以下的这些“常规人群”争抢。我做高端,你来仰望,我自己造自己的梦,只要有愿意花钱仰望的人就能卖出去。
轴距3250mm、长度超过5.4米,你进去不是开车,是进了一间移动的豪宅。六个座,第二排“零重力”,羊毛脚垫,麂皮顶棚,Nappa真皮,一个都没少。仰望的思路就像是:“坐得舒服有什么用?我要坐得贵!”你想过没,其实在中国,高端车型里面什么最难?不是动力,不是设计,是如何让用户感觉“值这个钱”,选择你而不是别人。
那这车到底有多豪华?看得出来,“科技和面子”两手都想抓。“AR-HUD”、“电字标识”、“独家灯光秀”,不吝啬地往里堆料。动力方面,2.0T增程混动、880kW综合功率、1280牛·米扭矩,还是每个轮子都给一个电机,云辇-P底盘,差速锁也有,这些配置,甭管你知不知道,只要销售说起来,气势绝对压过隔壁燃油大哥。你说这是不是用“产品强悍”来实现“品牌高大”?有点意思。但问题来了:这种堆料到底能不能打动中国的高端消费者?这类人,其实见多了“堆料”,更在乎体验和“身份的独特性”。
新车比现款仰望U8贵了近20万,但增加的不只是黄金标和长度,显然是要把“顶配体验”往里卷。这里面我最想问,车企敢把目标用户卡得这么死,是不是过于自信?如今,极氪009、理想MEGA、甚至腾势D9都在抢高端家庭的七座市场,但仰望却不跟你抢量,而是“定点爆破”一个极小众群体。你想过没有,现在的高端新能源,已经逐渐和以前的燃油豪车切割,打的是“新能源+极致豪华体验”的新路线。但这条路线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能埋单?这是市场不断要验证的命题。
这几年,我们看到过太多国产车企在高端方向摔跟头。不是中国人不认可国产豪车,而是“买豪车的人”,他们的诉求复杂,也未必真的为技术买单,更多是对品牌认知、“朋友圈里能不能装点身份”、以及售后体验、安全感。你高端了,设计拉满了,但用户服务、体验能不能跟上?买贵车不是买装饰品,大家都想买个“无忧”,不是买了还得担心售后服务是野路子修车。很多人其实就在这犹豫:你说你是国产“顶尖豪华”,怎么证明你在“用起来”的时候让我安心?
金色车标就是“高端”吗?车长大就是豪华吗?其实这些年我们都在被各种“堆料”引导,仰望这次通过极致的形式给牌面,倒也让人思考,好车到底该是什么样子?高端车,是“炫富”的工具,还是“体验”的升级?大家都在讲“电动化”、“智能化”,你把这些功能一股脑装进车里,但价格高到能买北京三套房的时候,这车还能有多少人买得起,甚至会不会成为“老板车库里的备胎”?你想过吗,一个车品牌到底要靠多少个“金标”和豪华配置才能被社会认可“高端”?
不同厂牌可能有不同想法。仰望其实不跟你比销量,仰望想要的是一个“地位”,这里的地位不是年度销售全国第一,而是要让富人圈子里讨论“这车,新晋牌面,谁买了谁识货”。反过来看,国产品牌这么追求高端,背后其实有两件事:一是技术终于能和国际一线对抗了,敢卷底盘、卷电机、卷智能;二是市场开始分层了,不同消费群体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品牌也都在给自己找个“顶级定位”。
回头说说普通人关心的事。如果你不是仰望U8L的主要客户,看到这种新闻会不会有点两极分化?一边觉得“国产能出豪车了真牛”,一边也有点茫然“和我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只有当市场足够细分,车企才敢大胆定位——中国新能源和传统车企的最大区别,就是不按常规出牌。仰望这种玩法,本质上是用“更极致的体验”吸引极少数人,哪怕高端市场的容量有限,也要试出自己的天花板。毕竟,有能力卷高端的车企,才能反推提升品牌形象。
最后我特别想让大家思考:高端豪华车到底该怎么定义?是堆配置还是做服务?是追求技术极致还是追求身份认同?仰望在这里给了个不一样的答案:我把车造到极致,价格定在能筛掉多数人的区间,再来一块24K真黄金做车标,把“身份”刻出来。你愿不愿意花这么多钱为此买单?有没有人真的因为黄金车标就打电话订车?豪华到底是“看得见的名贵材料”,还是“用得着的极致体验”?这事,中国品牌其实还在摸索,也还在学怎么跟“老牌豪华”去较劲。
每次看中国车市玩这类极端案例,我都觉得这是品牌战略定力的体现。你敢做出头鸟,你就得有比别人更强的技术储备和市场洞察。未来中国高端车市场会越来越细分,甚至公开“秀肌肉”、秀服务。仰望U8L上市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豪华”未必是黄金车标,而是要让买车的人在用车的时候无时无刻都觉得物有所值。而这个标准,最终由市场说了算。
你怎么看?黄金车标是不是你心中豪华车的必备?你会不会为这种车的“身份”买单?未来国产品牌的顶级路线到底怎么走得长远?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点答案,不说出来,但都在默默观察,看谁最终是赢家。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