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揽胜好”,但是真正买得起、开得爽、修得起的能有几个?
我有个客户,开揽胜两年时间,一年进了4次4S店,光是更换空气悬挂、维修电气系统就花了小五万。他最后换车时,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开揽胜,不能光看牌子,要有点心理准备。”
所以今天不聊那些“站在顶端的图腾”,咱来聊一款**“看着低调,实则内功深厚”**的国产大7座SUV——星途揽月。
它不靠营销起家,也不靠名人带货,但静下心来好好体验这台车,你会发现它在空间、配置、智能化、动力这几个核心家用维度上,真不比合资差。而且现在价格也杀得很狠,终端16万出头就能买到。
那么问题来了:一台配置和表现都在线的中大型SUV,为什么销量却只有几百辆/月?它到底值不值得推荐?今天我们把这车“摊开来讲”。
外观:尺寸够大,气势够足,但少了些设计感
星途揽月的整车尺寸接近5米,轴距2900mm,车一停那儿确实挺唬人,尤其正面大尺寸中网配上贯穿式灯带,有种“比汉兰达还高半个头”的视觉感。
但讲真,它的造型风格偏保守,属于那种“看着顺眼但记不住”的类型。用料厚实、气场到位,但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设计,尤其是侧面线条和尾部,比较平淡,没有视觉记忆点。
这个外观放在一线城市,可能不讨年轻人喜欢;但在二三线城市,尤其是35岁以上男性车主群体里,这种“稳重大气”的风格反倒是加分项。
内饰:参考了奔驰E级风格,但体验比想象中更好
车内风格一坐进去就让人有点惊喜,虽然你能明显感受到它参考了奔驰的那一套环抱式座舱,但整体细节和质感,比我之前开的CR-V那种“塑料味”内饰强多了。
三块屏幕分别是12.3英寸仪表、15.6英寸中控、再加一个副驾娱乐屏,加上HUD抬头显示,几乎是把豪华车该有的科技氛围都装进来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座椅配置。前排支持加热、通风、高配还带按摩,第二排也有加热通风,六座版更是给到两个独立座椅,坐感真的接近MPV。
车内静音表现也很不错,前排双层玻璃+大量隔音材料,高速上开120,风噪和胎噪都被压得很干净,音响用的是索尼的,低音饱满、高频细腻,在20万这个价位段,体验很稀有。
空间:是真7座,不是那种“第三排坐狗”的伪7座
星途揽月在空间上,属于“别说对手,连合资都得服气”那种。
它的7座布局是2+3+2,二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靠背角度可调,第三排不是应付用的,而是真的能坐成人。我身高182cm,第三排坐个短途完全没问题。
如果你注重舒适体验,建议考虑6座版,中排是独立大座椅,带中央过道,上下车也方便,还避免了“谁坐第三排”的家庭争执。
后备厢空间表现中规中矩,7座状态下行李厢偏小,但把第三排放倒之后,能轻松放进2个28寸行李箱和一堆露营装备,家用绰绰有余。
智能化:国产车的强项,这台也没拉垮
揽月搭载的是8155芯片,这颗芯片目前已经是智能车机的标配天花板之一了,响应速度很快,语音识别灵敏、支持免唤醒连续对话,操作逻辑也比较直白,不像有些车硬堆技术却不好用。
我试过一句话控制车窗、导航、空调、音乐播放等操作,全程没卡壳。
L2级智能驾驶辅助全系标配,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360环视等功能。我自己上个月开着它跑了趟浙江沿海高速,遇到堵车自动跟车特别省心。
不过要提醒一点:目前它还是基于视觉的方案,没有激光雷达,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虽然不差,但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大雾、大雨)建议还是人工接管更保险。
动力表现:调校够平顺,家用够用,别拿它比性能车
这车搭载的是奇瑞的鲲鹏2.0T+爱信8AT组合,最大261马力、400牛米,这个数据已经比同级汉兰达的2.5L自然吸气机头高一截了。
起步不窜动,油门线性,中段加速储备充足,我一个人开空车从0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大概8秒多的水平;即使坐满7人再带点行李,也不显吃力。
部分车型配备适时四驱系统,虽然不是真正硬派越野的四驱,但应付雨雪泥地完全够用,关键是提升了高速的循迹性和稳定性。
缺点也有:综合油耗偏高,我自己实测市区9.8~11升,高速能拉到7点多。但从车身重量和动力输出来看,这个油耗也算合理范围。
销量为何不高?品牌影响力和渠道是关键短板
揽月这车的核心问题不在产品,而在“被看见”的能力。
一方面,星途这个子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品牌认知度还没打起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奇瑞还有个高端线;另一方面,4S店网点少,试驾体验不够普及,很多消费者想买却找不到地方看车。
再加上同价位区间合资车型仍有“品牌信仰红利”,比如汉兰达、锐界L、甚至是老款的途昂,哪怕配置不高、空间不如,也有人买账。
总结:如果你是理性消费者,这车真值得一试
说到底,星途揽月不是什么爆款车,它也没靠短视频造神,它只是一台被低估的家用大七座SUV。
空间大,舒适性高,动力够用,配置拉满,价格合适。对于那些真正看重家用实用性、又希望有一定“豪华感”的消费者来说,它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如果你刚好准备买车,不妨抽时间去线下试驾一次,说不定会对国产品牌多一分认可,对合资品牌少一分“滤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