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邪门在哪呢?
邪门在当初全世界都觉得是笑话,结果十几年后,笑话成了神话,看笑话的人成了笑话本身。
有时候在街上瞅见一辆领克,那造型,那质感,我脑子里总会闪回2010年。
那会儿我还是个刚入行的小年轻,汽车圈天天跟过年似的,各种猛料满天飞,但没一个比“吉利要买沃尔沃”这事儿更炸裂。
我记得当时在一个行业论坛上,几个老前辈叼着烟,一脸不屑地说:“就凭李书福?他能干成啥?土老板一个。”
这话在当时,是绝对的主流。
真的,你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你都想象不到当初的吉利有多“土”。
那时候我们提到国产车,脑子里蹦出来的词都是“山寨”“廉价”“不安全”。
吉利,就是这堆词的典型代表。
而沃尔沃呢?
烂船还有三斤钉呢。
人家是北欧的“安全教父”,正儿八经的豪华品牌,虽然在福特手里快被玩废了,一年亏掉的钱比吉利一辈子赚的都多,但血统摆在那儿。
所以,当吉利宣布要花18亿美金,还是东拼西凑、甚至找卖家福特借钱凑出来的18亿,去收购沃尔沃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村里的铁柱说他要娶安妮·海瑟薇。
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牛”,而是“疯了”。
所有人都等着看李书福怎么死。
真的,不是夸张。
上汽折戟双龙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北汽买萨博买回一堆图纸的故事还在圈里流传。
中国车企的出海并购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大家觉得,吉利这回,只会死得更难看。
但李书ufu这人,你不能用常理去琢磨他。
他干了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放手。
他没像个“土财主”一样,把新媳妇娶进门就立规矩,而是告诉沃尔沃那帮高傲的瑞典工程师:“你们继续在老家好好干,当哥们的,不掺和。”
这一招,直接把所有人都看傻了。
福特当年管得多细啊,恨不得沃尔沃用什么颜色的螺丝钉都要审批,结果呢?
越管越死。
李书福倒好,啥也不管。
结果沃尔沃就像一匹被松了缰绳的野马,瞬间活了过来。
销量蹭蹭涨,没几年就扭亏为盈,后来一年赚一百多亿,把当年嘲笑它的人的脸打得啪啪响。
这故事要是放体育界,就是活脱脱的“莱斯特城奇迹”。
一支保级队,没人拿正眼瞧,最后硬是把英超冠军给拿了。
李书ufu的策略,说白了就跟莱斯特城的主教练拉涅利一样,他没搞什么复杂的战术,就是告诉球员:“你们是最好的,上去踢就行了。”
他赌的,是对人性的洞察。
当然,李老板可不是做慈善的。
他这盘棋下得大着呢。
他表面上“放养”沃尔沃,背地里却像个勤奋的三好学生,把人家的技术和平台研究了个底儿掉。
那个后来催生了领克、支撑起吉利半壁江山的CMA平台,就是这么来的。
吉利等于用18亿美金,给自己买了一个“技术加速器”。
没有这次收购,今天的吉利汽车,可能还在为怎么造出一台不异响的发动机而头疼呢。
所以说,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不是你手里有多少钱,而是你的眼光能看多远。
当所有人都盯着沃尔沃的财务报表唉声叹气时,李书福看到的是背后那座金光闪闪的技术矿山。
他完成了一次堪称经典的“抄底”,不仅救活了一个豪华品牌,更重要的是,他为“中国汽车”这四个字,在世界上赢得了一丝真正的尊重。
现在,那些欧洲老牌车企开会,再也没人敢小瞧来自中国的对手了。
风水轮流转,当年那个被他们看不起的“土老板”,如今已经成了让他们头疼的“过江龙”。
你说,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