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缓缓,真的。
今儿一大早,我那在4S店卖车的朋友,就跟扔炸弹似的,甩了张图过来。
就一眼,我差点把手里的豆浆泼电脑上——全新问界M7,28.8万起步?
顶配快四十万了?
我来回把那几个数字数了好几遍,生怕自己没睡醒看错了。
这什么概念?
就是你常去楼下那家味道不错的快餐店,突然有一天老板告诉你,以后盖饭涨价四十块,因为他换了个新锅。
你懵不懵?
我就问你懵不懵?
现在这车市,卷得跟麻花似的,降价都来不及,恨不得买车送老板娘。
结果问界倒好,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这操作,骚得我腰都快闪了。
他这是真觉得自己是车圈的“茅台”了,有底气玩儿升值那套?
还是说,余承东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把那些预算三十万以下的潜在客户,一脚踢开,明明白白告诉你:“穷鬼别来沾边?”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款M7那车,我开过。
鸿蒙座舱和华为那套智能驾驶,确实是顶,没得黑。
那感觉就像你手机直接长了四个轮子,丝滑得不像话。
可除此之外呢?
那底盘,那侧面轮廓,总有种挥之不去的“货拉拉”既视感,懂的都懂。
它能卖爆,一半靠华为这块金字招牌,一半靠一个还算“交个朋友”的价格。
现在朋友不交了,直接想当我“爸爸”了?
当然了,华为也不是搞慈善的,这涨出来的四万块,肯定得有名堂。
听说这次是真下了血本,砸了五个亿,把老M7回炉重造了。
车身结构大改,安全性往上顶。
最关键的,是那套传说中的HUAWEI ADS 2.0,号称扔掉高精地图,有路就能开,能让你在市区通勤路上,彻底解放双手双脚。
听着是挺香,这不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老司机代驾”嘛。
再加上那个全新的大五座版本,直接把后排弄得跟行政套房似的,剑锋直指理想L7。
可问题来了,这车圈儿啊,从来就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不是说你堆料堆得越多,价格标得越高,大家就得买单。
这更像是一场心理战。
你问界M7敢涨价,隔壁就有人敢把价格屠刀举得更高。
这不,智己LS6的预售价一出来,我朋友圈里那些等等党当时就高潮了。
20.99万起,激光雷达、800V快充、后轮转向,这些以前在三四十万车上才有的“奢侈品”,人家直接给你标配了。
这就好比你在跟心仪的姑娘吹嘘你那块刚入手的名表,结果旁边一哥们儿直接掏出块一模一样的,告诉你他买成白菜价,你说你尴不尴尬?
这就是现在最有意思的局面。
问界M7像个孤傲的剑客,他坚信自己手里的剑是绝世神兵,就该卖个好价钱。
而智己LS6呢,则像个不讲武德的“卷王”,上来就是一套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先把价格打下来再说。
华为这一步棋,走得是险,也是毒。
它在筛选用户,也在赌人心。
它赌的是,在消费者心里,“华为”这两个字,到底值多少钱。
它在逼着你做选择:你是愿意为一个遥遥领先的智能体验和品牌光环,多掏那几万块;还是转身去拥抱一个配置拉满,但品牌还需时间沉淀的“性价比之王”?
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
就像有人愿意花几万块买个包,也有人觉得几十块的帆布袋就挺好。
全新问界M7的这波操作,无疑是给本就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又浇上了一勺滚油。
它能不能赌赢,把自己的高端形象彻底立住,就看接下来市场的真金白银了。
反正我是挺好奇的,这出大戏,最后会怎么收场。
所以,这多出来的四万块,到底是“智商税”,还是“信仰充值”?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想?
评论区可以开喷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