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智界R7配置升级,空悬科技包变选配,购车更灵活

最近汽车圈里头,要说最热闹的,那肯定少不了华为鸿蒙智行。

他们跟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最近一下子推出了两款新车,一款是全新的轿跑SUV,叫智界R7,另一款是升级版的轿车,叫新S7。

预售价格一出来,25.8万元起,确实让不少一直关注着的朋友们心里一动。

这个价格,在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里,听起来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鸿蒙智行智界R7配置升级,空悬科技包变选配,购车更灵活-有驾

不过,当很多人满怀期待地点开华为商城的页面,想仔细研究一下具体配置的时候,不少人看着看着就有点迷糊了,心里头也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最让大家议论纷纷的,就是网上流传的一个说法,说“鸿蒙智行智界R7汽车选装配置公布,空悬、科技舒享包等变选配”。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呀,这是不是变相地“减配”了?

以前标配的好东西,现在要自己掏钱加了,感觉像是吃了点亏。

这事儿一时间在网上讨论得特别火。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是华为和奇瑞的卖车策略变了,还是这里面有什么咱们没看明白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站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去脉给您说清楚。

首先,咱们得澄清一个最核心的事实,也是造成很多人误解的根源。

那就是关于智界R7这款车。

很多消息里都说“现款智界R7标配的……”,这句话其实是不准确的。

因为智界R7是一款完完全全的新车型,是第一次面向市场,它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现款”或者“老款”。

鸿蒙智行智界R7配置升级,空悬科技包变选配,购车更灵活-有驾

它就像一个刚推出的全新手机型号,不存在和自己上一代的比较。

所以,说R7把自己的标准配置改成选装,这个说法本身就不成立。

那大家讨论的这个“标配变选配”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变化真正的主角,是它的兄弟车型——智界S7。

让我们把情况理一下。

智界S7是鸿蒙智行和奇瑞合作的第一款轿车,早些时候就已经上市了。

当时,S7为了打响名声,在配置上给得非常大方,比如在20多万的中高配版本上,就把空气悬架这样的高级配置作为标准配置,这在同价位的车里是非常少见的,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但是后来,S7遇到了一些生产和交付上的困难。

这次,随着新兄弟R7的发布,S7也进行了一次更新升级,推出了“新S7”。

而这次价格和配置策略的大调整,正是发生在新S7身上,并且,R7也沿用了这套全新的销售思路。

简单来说,华为和奇瑞这次是换了一种卖车的方式。

他们可能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买车的人,都把空气悬架、零重力座椅这些非常豪华、但成本也很高的配置看作是必需品。

有些消费者可能特别看重华为那套出名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觉得开车能更省心、更安全,但对于底盘是不是能升降、悬挂是不是特别软,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鸿蒙智行智界R7配置升级,空悬科技包变选配,购车更灵活-有驾

也有些消费者,可能手头的预算就卡在那个位置,他们就想用一个相对低一点的价格,先体验到华为鸿蒙车机系统的流畅和智能。

所以,一种全新的、更灵活的销售模式就出来了。

咱们可以打个很通俗的比方,这就好比我们去餐厅吃饭。

以前的智界S7卖车,就像是卖一个固定的“豪华套餐”,前菜、主菜、汤、甜品都给你搭配好了,你付一个套餐价就行。

但现在的新S7和R7,更像是改成了“单点菜单”。

它先把最核心、最吸引人的“主菜”——也就是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鸿蒙座舱、还有车辆本身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打包成一个基础版本,定一个很有诱惑力的起步价。

然后,像空气悬架、按摩座椅、车载冰箱这些提升享受的“前菜”和“甜品”,它就单独列出来,让你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钱包厚度,自己决定要不要加,加哪些。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数字,这样感受会更直接。

以新发布的智界R7为例,它分了三个大的版本:Max、Max+和Ultra。

那个能让车子底盘升高降低,过烂路更舒服的“空气悬架”,单独选装要花1万元。

最入门的Max版,你想加钱选都选不了;中间的Max+版本,你可以花1万块选装;而最顶配的Ultra版,这个就是自带的,不用再额外花钱。

还有那个能让副驾驶乘客躺得特别舒服的“副驾零重力座椅”,也是1万元。

入门的Max版可以花钱选,而Max+和Ultra这两个高配版本就是直接标配了。

鸿蒙智行智界R7配置升级,空悬科技包变选配,购车更灵活-有驾

最后是一个叫“科技舒享包”的大礼包,价值15000元。

这里面的东西就多了,包括主驾驶位的零重力座椅、方向盘电动调节、后排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甚至还有一个能制冷也能保温的车载小冰箱等等。

这个最豪华的包,只有顶配的Ultra版是标配,其他两个版本都需要你自己掏1万5来选装。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基本明白了。

华为和奇瑞这套玩法的核心,就是把车子的不同功能“拆开卖”。

它们用一个很吸引人的起步价,先把尽可能多的顾客吸引到店里来,让大家先对车子的核心技术产生兴趣。

然后,再把那些能明显提升豪华感和舒适度,但同时也确实很贵的配置,变成一个一个的选项,让消费者自己来做“加法”。

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种变化呢?

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一个相当聪明,并且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的策略调整。

首先,它大大降低了我们接触和购买这款车的门槛。

25.8万的起售价,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真的很有杀伤力。

想一想,这个价格就能买到一台搭载了华为最新技术的新车,对很多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以前可能因为总价高了那么几万块而犹豫的客户,现在可能就愿意去店里看看,去试驾一下了。

鸿蒙智行智界R7配置升级,空悬科技包变选配,购车更灵活-有驾

只要人来了,成交的机会就大了很多。

其次,它把选择权真正地交还给了我们消费者。

这种“我的车我做主”的感觉,其实是市场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表现。

以前我们买车,很多时候都是厂家配好了几个版本,我们只能在A、B、C三个套餐里选,总有些配置是我们不想要但又不得不买单的。

现在好了,我就是个科技迷,就认准了华为的智能驾驶,平时开车就我一个人,对后排舒不舒服、有没有冰箱完全不在乎,那我就可以不选那个1万5的舒享包,实实在在地省下钱。

反过来,如果我买车主要是为了带家人出游,特别看重乘坐的舒适性,那我就愿意把这些钱花在刀刃上,把舒适配置都选上。

这种自主选择的感觉,比被动接受一个捆绑好的套餐要舒服得多。

再从厂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策略也更健康。

它能让不同配置的车型成本算得更清楚,避免了在低配车上硬塞太多高成本配置,结果卖一台亏一台的尴尬情况。

而且,这种模块化的选装,理论上也能让生产线上的流程更简化,对改善之前S7那种想买买不到的交付问题,可能也会有帮助。

总的来说,这次智界新车配置策略的调整,表面上看是把一些“标配”变成了“选配”,但深层次里,它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在市场策略上的巨大进步。

它们不再是过去那种只会简单粗暴地“堆料”,把所有好东西都塞进去然后定个高价的模式了。

它们开始学会了更精细地分析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学会了用更灵活的商业模式来打市场。

这背后,是一种对自己核心技术(比如华为的智能驾驶和鸿蒙生态)的强大自信。

它敢于把舒适配置拆出来让你选,就是因为它相信,光是我的核心技术本身,就足够让你动心了。

这是一种从“大锅饭”到“精品小炒”的转变,标志着我们的国产品牌,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懂得如何在我们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赢得消费者的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