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掀桌子了:8万块给你20万的面子,同行看完都沉默了

讲真,每次看到8万块这个级别的SUV,我脑子里都自动响起四个字:装个样子。这玩意儿就跟公司楼下那个便利店卖的速溶咖啡一样,你知道它肯定不如手冲,但它能让你在早上九点半的会上不至于睡过去,这就够了。功能性拉满,情绪价值为零。直到吉利把缤越L这个玩意儿扔出来,我才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

吉利掀桌子了:8万块给你20万的面子,同行看完都沉默了-有驾

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对整个8万级SUV市场进行一次惨无人道的“降维打击”。或者说,是一场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别的车企在这个价位琢磨的是,怎么用更便宜的塑料做出皮子的质感,怎么让一个喇叭听出四个喇叭的环绕声。而吉利的产品经理,我严重怀疑他是不是刚从哪个修仙小说片场穿越回来的,上来直接开大。什么“星河回响”前格栅,什么双边四出真排气,什么18寸大轮毂配红色卡钳。这些东西,放在以前,都是你得加钱,加很多钱,销售才会从一个神秘的小本本上指给你看的高级选装。现在,吉利直接给你整成标配。

吉利掀桌子了:8万块给你20万的面子,同行看完都沉默了-有驾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掀桌子的精神。就好像大家都在一个考场里奋笔疾书,努力在规则内多拿一分。突然,吉利这位考生站起来,把卷子撕了,然后从裤兜里掏出一本标准答案拍在桌上,对着监考老师说,不装了,摊牌了,我直接保送。同行看了都得傻,骂骂咧咧地想,坏了菜了,这哥们儿心态崩了,要拉着我们一起成盒。

尤其是那个外观设计,简直是典中典。它不是在“设计”一辆车,它是在“设计”一种幻觉。一种“我只花了8万,但我看起来像花了20万”的幻觉。这种幻觉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比什么零百加速重要多了。零百加速你一年用几次?但这个外观,是你每天开出去都要接受路人检阅的。双边四出排气,哪怕里面只有一根在喘气,但外面看起来就是有四根。这就够了。这跟健身房里那些穿着紧身衣但从来不练的哥们儿一个道理,重要的是那个“练过”的气场。能唬住人,就是能唬住人。

吉利掀桌子了:8万块给你20万的面子,同行看完都沉默了-有驾

坐进车里,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黑黄撞色,仿皮赛车椅,14.6英寸的大屏幕,那个中控台简洁得像个高端甜品站,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我突然想起我大学时买的第一个MP3,那塑料感,啧啧,简直能刮下一层灰来考古。再看看缤越L这个内饰,我只能说,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凭什么地球科技树点得这么歪。

吉利是在干什么?它在用修仙的逻辑去打一场现代战争。别的车企还在筑基期苦苦修炼,琢磨着怎么省成本,吉利直接掏出一颗金丹塞你嘴里,告诉你,别练了,直接飞升吧。这颗金丹,就是越级的配置和设计。它把20万级别车型的“面子”,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直接按在了8万级车型的脸上。

吉利掀桌子了:8万块给你20万的面子,同行看完都沉默了-有驾

妈的,这简直就不是在卖车!这是在卖一种“我赢了”的感觉。

我作为一个见过一些风浪的中年人,看到这种产品,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恐惧。因为我知道,这种不计成本的打法,其实挺蠢的,但又无比有效。它会彻底摧毁这个价位原有的价值体系。以前大家比的是谁更耐用,谁更省油,谁的品牌更响亮。现在,缤越L把标准改了,它比的是谁更能“装”。而且它不是假装,它是真的把那些能“装”的东西都给你了。

这就好比武林大会,大家都在比谁的内功深厚,谁的招式精妙。吉利直接扛着一把加特林上台了,对着所有人说,大人,时代变了。什么降龙十八掌,什么独孤九剑,在金属风暴面前,众生平等。你问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但市场就是这么个玩意儿,它从来不讲武德,只讲输赢。

吉利掀桌子了:8万块给你20万的面子,同行看完都沉默了-有驾

缤越L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一场针对年轻人消费心理的“闪电战”。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一个核心痛点:钱少,但又想要。想要设计感,想要科技感,想要高级感。怎么办?吉利说,我帮你办。它把一辆车的价值,从传统的“机械素质”,强行扭转到了“视觉与体验价值”上。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价格只有毛巾大小,但配置和体验一泡水,直接膨胀成一条浴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很对?

所以,买这车的人,根本不是在买一个代步工具。他是在买一个社交货币,一个能让他快速融入同龄人圈子,并且还能稍稍领先半个身位的“装备”。你开个设计平庸的车去参加聚会,可能都没人会多看一眼。但你开个缤越L过去,至少会有人问一句:“诶,你这车挺帅啊,得十几万吧?”就为了这一句话,那8万块,就值了。

你说这么卷下去,最后会不会所有车企都把配置拉满,所有车都一个价?那选车不就只剩下摇号了?这才是终极的公平。我悟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