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封锁 中国电车杀出逆袭路

90年代的中国,汽车市场刚刚起步,发达国家嗅着金钱的味道带着自己的汽车品牌浩浩荡荡杀进国内。由于当时技术十分落后,国外汽车品牌迅速扩张,大街上不是丰田,本田,现代就是奔驰,奥迪,宝马。这三十年,我们造着别人的车,交着天价的专利费,连发动机上的一个活塞环都要看他们的脸色。国产汽车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2014年,中国狠下心换赛道,狂砸几千亿启动新能源战略,这一次,中国和全球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2023年,当第300万辆比亚迪驶下生产线,65岁的王传福哽咽:二十年前没人相信中国车能卖到欧洲。如今,比亚迪、宁德时代已经杀进全球前十。国外汽车巨头尝到了来自东方的危机。

最近这几年,马路上绿牌的国产车越来越多,国外品牌逐年减少。这本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网上却出现很多人恶意嘲讽:电车就是智商税!电池一坏车变废铁!移动骨灰盒......这些人总说电车容易自燃,但又不愿接受真相:燃油车每年起火概率是电车的四倍,可是油车烧了没人关注,电车烧了必上热搜。

中国开辟新路,发展新能源车极其不易。美国封杀中国电池、禁止中国车卖到美国,欧盟对中国车加征重重关税,这些不要脸的做法,把公平二字丢到一边,野蛮粗鲁暴露无遗。

今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愈发成熟,就连德国知名车企都要虚心学习求合作。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可自己找车位,蔚来“换电3分钟”比加油更快,兆瓦闪充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不起火……‌这些科技国外望尘莫及。比亚迪汉以32吨承重打破全球纪录,而某日系车在25吨时A柱已弯折。现在的电池包能扛住40吨卡车碾压、海水浸泡48小时、零下30℃极寒。可这些数据,永远敌不过短视频里燃烧的电车残骸。

有人会说,中国是之所以发展新能源车是因为造不好燃油车,这是事实。燃油车发展了上百年,关键核心技术被外国巨头攥在手里,就像一把永远悬在中国人头上的枷锁,怎么用力都没法扯断。不是中国人不努力,而是赛道早就被欧美设定好了规则,后来者注定只能吃残羹剩饭。既然这样又何必执着于此,就如比亚迪王传福说那句话:"‌传统车我们追不上,但电动车能换赛道超车‌"。

中国车企没有退路——要么咬着牙把新能源车做成全球标杆,要么永远跪在别人的技术标准前继续交学费。看看华为是怎么挺过欧美的封锁,高铁是怎么跑成了中国名片,中国电车承载的不是简单的出行工具,而是一个民族向高端制造跃迁的尊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