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李想联手,瞄准新赛道,谁能抢先突围

最近要是您多留意一下汽车市场,可能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好像大家一夜之间都约好了似的,不管是新品牌还是老牌子,都在扎堆推出那种能坐下六、七个人的大个头SUV。

就连一直走高冷路线的特斯拉,都专门为中国市场把车身拉长,硬是多塞了一排座位。

李斌、李想联手,瞄准新赛道,谁能抢先突围-有驾

这就让人有点纳闷了,现在五座车的市场竞争已经那么激烈,跟打仗一样了,为什么这些车企还要一头扎进这个看起来更小众的“大三排”市场里,再开辟一个新战场呢?

这背后到底是真的有那么大的需求,还是说大家只是在跟风,怕自己掉队了呢?

咱们先看看这股风潮是怎么刮起来的。

其实,中国人对“大车”的喜爱由来已久,这背后是一种对家庭的重视。

车子对很多家庭来说,不单单是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它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

特别是现在,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周末想带着孩子,再捎上父母一起出门转转,普通的五座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以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要么是看起来方方正正的MPV,开起来总感觉自己像个专职司机,少了点驾驶的乐趣;要么就是一些传统的燃油大车,空间是够了,但油耗也着实让人心疼。

就在这个时候,以理想、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市场空缺。

理想汽车更是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独特的“家庭装修”理念,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奶爸神车”。

现在,这股风潮从增程式混合动力车,正式吹到了纯电动汽车的领域。

这场“大车”竞赛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正面交锋。

理想汽车推出了他们的首款纯电SUV——理想i8,而蔚来则通过旗下的新品牌乐道,拿出了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乐道L90。

李斌、李想联手,瞄准新赛道,谁能抢先突围-有驾

然而,这两家曾经的战友,这次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市场反响也是冰火两重天。

理想i8的发布会可以说是一波三折。

为了展示新车的安全性,理想汽车播放了一段i8和一辆大卡车对撞的视频。

视频里,小小的家用SUV竟然把重达8吨的卡车给撞得“飞”了起来,车头都撞烂了。

这个画面的冲击力是足够了,但并没有换来大家的喝彩,反而引发了大量的质疑。

很多人觉得这个测试不符合常理,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而不是严谨的科学实验。

一时间,网络上充满了各种调侃,甚至有人开玩笑建议两家车企的老板亲自开着自家的车再撞一次。

除了这个争议,i8的定价和配置也让很多消费者感到困惑。

起售价超过32万,但入门级的车型却没有配备理想一直引以为傲的冰箱和后排娱乐屏,这让很多冲着“理想式”舒适体验来的用户感到失望。

再加上预售时下单并没有享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优惠,多重因素叠加,导致i8的市场表现相当低迷。

根据一些机构的统计,i8在上市后第一周的销量仅有190台,理想汽车也一反常态,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销售战报。

面对不利的开局,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i8的上市遭遇了有组织的负面舆论攻击,并迅速调整策略,将原来的三款配置合并为一款“标配即顶配”的车型,试图挽回局面。

李斌、李想联手,瞄准新赛道,谁能抢先突围-有驾

相比之下,蔚来旗下的乐道L90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蔚来近几年一直面临亏损和销量增长的压力,乐道这个新品牌被赋予了“走量”的重任,主打的就是高性价比。

乐道L90的定价策略非常有冲击力,如果选择租用电池的方案,起售价甚至被拉低到了18万元以下。

但价格亲民的同时,配置上却一点也不含糊,做到了“全系标配”,很多实用功能都直接给到用户。

而且,L90的车身尺寸比理想i8还要大,外观看起来也更加霸气,储物空间非常可观,甚至还有一个巨大的前备箱,这些都精准地命中了家庭用户的需求点。

巨大的价格差异和实在的配置,让乐道L90的性价比显得格外突出。

从终端市场的反应来看,乐道门店的看车人数明显要比理想多,热度非常高。

一位蔚来的高管甚至在朋友圈兴奋地表示,销售系统都被挤到崩溃,这是他加入公司十年来第一次见到。

很显然,乐道L90“又大又便宜”的简单打法,实实在在地打动了消费者。

那么,这场看似热闹的“大车”竞赛,背后的市场蛋糕到底有多大呢?

说实话,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广阔。

根据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SUV总销量大约是67.8万辆,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占比只有6%。

李斌、李想联手,瞄准新赛道,谁能抢先突围-有驾

如果再把其中的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去掉,留给纯电车型的市场空间就更小了。

这么多品牌挤进来,每家能分到的份额自然就有限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纯电“大三排”SUV还面临着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懂车帝的数据显示,在6月份销量最好的8款六座新能源SUV中,有7款都是混动车型。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M8,6月份卖出了超过2.1万辆,而价格相近的纯电车型蔚来ES8,同期的销量还不到900辆。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者最现实的顾虑:续航焦虑。

对于购买这种大型家用车的消费者来说,长途自驾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使用场景。

开着纯电动车在高速上,心里总要惦记着下一个充电桩在哪里,服务区充电是否需要排队。

而混合动力车型则没有这个烦恼,市区用电省钱,长途用油方便,这种“想走就走”的底气,是目前纯电动车还难以完全给予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像比亚迪、吉利这样的行业巨头来说,推出几款六、七座车型,更像是为了完善产品线,属于锦上添花,卖得好不好并不会动摇根本。

但对于蔚来和理想来说,乐道L90和理想i8的成败,则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在行业内的地位。

蔚来急需乐道来提振整体销量,实现盈利目标;而理想则迫切需要i8在纯电市场打开局面,证明自己不只依赖增程技术。

这场看似是关于一款车型的竞争,实际上是两家公司在关键转型期的一场“背水之战”。

不过,从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车企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这不仅能推动技术更快地进步,也能让我们在买车时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强的议价能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