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越来越热闹,尤其是十万元以下这个级别的小型电动车,新产品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前段时间,上汽名爵的一款名为MG4的小车引起了不少讨论,而就在大家还在议论它的时候,另一台备受关注的小车——极狐考拉,也就是之前大家在网上看到的代号为T1的车型,也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对于这样一台新车,光看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真切。
它到底长什么样,坐进去感觉如何,用起来顺不顺手?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台车里里外外仔細地看一遍,聊一聊它那些看得见的优点,和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槽点。
第一眼看到极狐考拉这台展车,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那个相当特别的紫色车漆,这种紫色比市面上常见的颜色要更深邃、更浓郁一些,在商场的灯光下显得很有质感,当然,颜色好不好看,这完全是个人喜好问题。
抛开颜色,这台车的外观设计给人一种很矛盾的感觉,车头部分的设计相当成功,但车尾就显得有些草率了。
先说车头,它采用了一条贯穿式的灯带,但中间有断开的设计,这让它看起来既有整体感又不单调。
大灯点亮后的效果,放在这样一台小车上,居然营造出了一种超乎预期的精致感,特别是灯组内部那些像网格一样的细节,能看出设计师是下了功夫的。
灯组下方两侧的进气口装饰,也不是样子货,而是真正可以引导气流的真风道,这种类似獠牙的造型,让整个前脸看起来很有攻击性,显得很精神。
然而,当我们把视线从车头移到车身侧面,这种好感就开始打折扣了。
整个车身的线条走势非常平直,看起来方方正正的,少了两厢小车应有的那种灵动和流畅感,反而更像是一台被压低了车顶的紧凑型SUV。
当然,这种设计也不是没有好处,最直接的优点就是能为车内换来更大的乘坐和使用空间。
设计师似乎也意识到了车身侧面看起来可能有点臃un,所以耍了个小聪明,把车门下方的区域全部涂成了黑色,让它在视觉上和底盘融为一体,这样一来,车身侧面露出的车漆面积就小了,看起来也就显得“瘦”了一些。
侧面有一个地方让人觉得很不方便,那就是充电口的位置。
它被放在了右前方的翼子板上,而它的竞争对手MG4则放在了左前方。
这种把充电口放在车身侧前方的设计,在日常使用中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在一些比较窄的停车位里,如果旁边有车或者墙,想要把充电枪插上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这个位置也是车辆发生小剐小蹭时最容易受损的区域之一。
轮毂的尺寸让人有些意外,这样一台小车,竟然配备了18英寸的大轮毂,多辐条的造型也挺漂亮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用的轮胎是玲珑大师智享系列,这款轮胎同样也用在像传祺、逍客这样的主流家用SUV上,在电商平台上一条的价格就要将近700元。
虽然18英寸的轮胎意味着将来更换的成本会比常见的16或17寸更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体现了厂家在看得见的地方确实是舍得用料的。
不过,当你绕到车尾,这种“舍得”的感觉就荡然无存了。
这台车的尾部造型可以说是整个外观上争议最大的地方。
首先,它的尾门几乎是垂直于地面的,像一台小货车或者MPV,看起来非常呆板。
其次是尾灯的设计,如果说MG4那个小箭头造型的尾灯还算有点巧思,那极狐考拉这个由好几个箭头叠在一起的尾灯,就让人感觉有些奇怪了,缺乏美感。
走进车内,空间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个非常致命的硬伤。
从数据上看,它的车身长度只有4米3出头,但轴距却达到了惊人的2米77,这个数据甚至超过了很多尺寸比它大得多的紧凑型轿车。
超长的轴距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好处,那就是后排的腿部空间。
一个身高正常的成年人坐进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非常宽裕的距离,甚至可以轻松地翘起二郎腿,这种空间感在同级别的小车里是绝无仅有的。
然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个后排。
它的后排座椅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坐垫的长度非常短,而且填充物很硬,靠背的角度也过于陡峭。
坐上去之后,大腿有将近一半的面积是悬空的,完全得不到有效的支撑,长时间乘坐会非常疲劳。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走进了一间非常宽敞明亮的大客厅,满心期待地想找个沙发坐下,结果主人却只递给你一张又小又硬的板凳。
空间再大,坐得不舒服,那么这个“大”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再来看看车内的其他细节。
前排的设计有一些巧思,比如中央扶手箱是悬浮式的,下面留出了一个很大的开放式储物空间,放包或者一些杂物很方便。
但是,它取消了副驾驶前方的传统手套箱,这让人有些费解。
扶手箱上的杯架尺寸偏小,只能放下小瓶的矿泉水。
前排座椅是传统的分体式设计,好处是头枕可以拆卸,放倒后能和后排座椅形成一个比较平整的平面,临时应急当个床用还是可以的。
后备箱的空间表现同样出色,和MG4一样,它的盖板也是可以调节高度的,能形成一个分层的储物空间,最下层的空间非常规整,能装下不少东西。
而且,它比MG4多了一个后备箱照明灯,这是个很实用的小配置。
如果说空间上的功过还能相抵,那么内饰的用料和做工,就是这台车最让人失望的地方。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对这台车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只看网上的图片,一定要去实体店亲手摸一摸,你就会发现什么叫“看起来很美”。
坐进车里,第一眼看过去,中控台的设计层次分明,似乎用了翻毛皮、金属和皮革等多种材质,甚至还有精致的缝线点缀。
但只要你一伸手,所有的美好幻想都会破灭。
那些看起来像翻毛皮、像金属、像真皮的地方,实际上全都是硬邦邦的塑料,就连那些以假乱真的“缝线”,也只是在塑料模具上压出来的花纹而已。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车门板上,大面积的菱形格纹路和缝线装饰,摸上去都是冰冷的硬塑料。
我们当然明白,对于一台预估售价可能在十万以内的车,不可能要求它用上多么豪华的材料。
用塑料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用塑料去模仿、去伪装成更高级的材料,这种“假装精致”的做法,会给消费者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显得很不真诚。
除了用料上的“障眼法”,车内还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设计和配置缺失。
比如化妆镜的照明灯,没有集成在遮阳板上,而是单独装在了A柱上。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如此注重后排空间的车型,后排竟然没有配备阅读灯,没有挂衣服的挂钩,甚至连后排中间座位的头枕都省略掉了。
这些都是成本不高但却非常实用的基础配置,它们的缺失让人觉得有些不应该。
车机系统的体验也不尽如人意,展车的系统操作起来有比较明显的卡顿,360度全景影像的画面畸变严重,清晰度也很差,在光线充足的商场里都布满了噪点,很难想象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能有什么作用。
座椅通风功能虽然有,但开到最大档位,也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风量。
当然,它也有优点,比如语音助手的反应速度还不错,并且支持苹果CarPlay、华为HiCar等多种手机互联方式,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