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华为联手造车掀行业新格局,尚界H5能否成为中国消费者心头

有时候我挺好奇,国人买车到底图个啥?你说那16.98万,一个月工资能有几个这样花的,再仔细琢磨琢磨,买车的人其实也琢磨:花这钱除了能遮风避雨,还能不能多点别的,比如科技,比如排场,再比如一点不明觉厉的未来感。这下好了,“尚界”H5横空出世,仨月收入能不能买一台我是不敢说,但光那“首款车型,16.98万起”这把火,就已经让人心里打起小算盘了。

又是上汽,又是华为,再加上鸿蒙智行这些动辄就冠以“智能”之名的词,怎么着也不像是卖个普通电动车那么简单。不仅如此,发布当天,小订2.5万台的成绩也有点唬人,这算不算“混点热度”的新套路?还是市场真有需求?敢这么定价,又敢跟流量碰头,背后怎么看都是拼得起、想得大的意思。车市这几年风云变幻,谁都知道主流那块蛋糕比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资源、还有谁更懂中国消费者的心。

合作这事儿其实也不算稀罕,稀罕的是谁跟谁玩出新花样。像“尚界”这种结结实实的跨界联动,不就跟我们平时下馆子一样么,本来想着是上海小笼,结果老板来了个羊蝎子配法棍——你说稀罕不稀罕?大家最喜欢的,还是看新东西能不能把老东西给比下去。华为出技术,上汽出底盘,底子有了,花头多了。那HUAWEI XMOTION数字底盘引擎、一体化产业能力说出来都感觉比十三香还诱人。你会真觉得这不单单是一部车,这是一场“技术盛宴”,让你能感受到什么叫70年底盘经验和中国芯的碰撞。

动力选项也挺意思,增程纯电全都安排上了。纯电怕续航不够?增程版让你多点选择,官方说的综合续航1360km,百公里油耗4.44升,怎么看都是“算账型消费者”的福音。可是,咱社会人买车,算归算,真正动心的还是那种“眼镜一秒开座舱”的酷感。再加上鸿蒙座舱、ADS 4辅助驾驶,广告词里那些“全系标配”直接扣到你心里。你以为你是在选车,其实你是在体验科技“上车”。

说白了,中国新能源行业,从来都是一出三国杀。谁都想抢风口,谁都不甘当陪跑。上汽这一波秋季新品发布,简直跟打鸡血一样,8月份一口气几个主力产品往外丢。有“MG4全球车”,有增程怪兽智己LS6,也有奥迪正面Battle。你要说这不是提前布阵,那纯属瞎扯。仔细观察,上汽集团今年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上的押注,比股民炒新股还激进。不到一个月密集上新,其实就是要告诉别人:咱有底,咱有胆,也有技术和资源做后盾。

不过,再炫的新品发布,归根结底,还是得看销量说话。从年初到现在,上汽的销量终于不再坐过山车,7月的33.8万辆就像一颗定心丸,“七连涨”也拿得出手。很多人嘴上说市面竞争惨烈,谁都怕被淘汰,其实关键不是你涨不涨,而是你能不能持续涨,能不能拉着自己的自主品牌,再加点智能电动的份额一起蒸蒸日上。这一条,才是今年上汽想要的“主旋律”。

上汽华为联手造车掀行业新格局,尚界H5能否成为中国消费者心头-有驾

但话说回来了,这么多新车、这么密集发布,是不是就能决定一切?我倒觉得,初心不变才是硬道理。很多企业拼技术、拼流量,其实都在拼“谁最懂用户”。正如上汽高层所说,未来市场份额得回归主场,国内占比不低于七成,自主和智能电动销量都过六成。这是目标,但真正的关键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让年轻人觉得有奔头,能不能让中年人觉得省心,能不能让老年人觉得安全。你覆盖的人群越广,你越能活得长远。

这几年新能源赛道又宽又深,车企转型比翻饼干还快。“只做不说”的时代早过去了。大家拼的是“谁能看得更远”,而不是“谁能先喊出来”。你看上汽这一波,对内聚主业、对外敞怀纳新,听着有点像“头悬梁、锥刺股”,但实际操作起来,得是资源会聚、研发升级、市场突破,一个不能少。其实比的不是谁家发新品快,而是谁家能把新品卖好,把老客户拴住,让新人也有兴趣掏钱包。

可这其中,技术与用户体验永远是绕不过去的痛点。你说“鸿蒙智行的智能解决方案”能不能让用户真正感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坐进座舱,是不是无线、顺畅,开起来是不是不折腾。再说那辅助驾驶,牛不牛得看下班高峰路段敢不敢用。人们对新技术的期待其实跟对新奇口味的试探一样,又想吃又怕踩雷。现在消费者已经不是五年前那个“有电了就行”的时代,大家更像开餐前问一句的“这菜里有什么添加剂吗?”

所以,企业若只求技术新,不顾性价比、不管售后,那卖得再火,三月之后也许就是一地鸡毛。真正的格局,是让用户放心买、用着舒服、出问题能够有人给你解决。这一点,新能源行业还真没多少交卷能满分。谁家解决了这事儿,谁就能真正立得住。

上汽华为联手造车掀行业新格局,尚界H5能否成为中国消费者心头-有驾

而现在,外界怎么看“尚界”这第一款车?有些人赞成合作造车,说“科技与传统完美结合”;也有人唱衰,说这叫“牌坊堆砌”。我倒觉得,吹不吹、黑不黑,最终都看能不能掏钱买单。发布会、预订数据能给企业自信,但市场只看你最后交出来的是万辆数字,还是万条投诉。一切还得等上市后见分晓。

但我有一个小设问:如果造车进入“拼技术、拼体验、拼圈层”的阶段,接下来是否会进入“拼品牌认同、拼售后服务、拼用户口碑”的新局面?你可能会说,这不一直都在拼吗?但过去的车企,是把产品卖出去就算赢,现在的消费者,买完之后“不会用”“修不起”“系统卡死”才是真正的坑。大厂造车,不光靠发布会领风骚,更得靠“用车三年还愿意给朋友推荐”。

我还想问问,“尚界”H5的技术到底能不能普及到中国车市,让市场高低都有得比?还是只是给有钱人玩的新花样?这16.98万到底值不值,全靠后面的用户体验和实际表现来交卷。别忘了,早几年“高端新能源”被骂“套壳涨价”,现在回头一看,那批企业不是价格被打下来,就是被新玩家干趴下。真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车市谁都不敢小瞧对手。

上汽华为联手造车掀行业新格局,尚界H5能否成为中国消费者心头-有驾

最后再说一句,密集上新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人们在选择时多了一份安心感。你敢承诺技术突破,你敢承诺服务升级,你敢承诺价格实在,那市场才能给你掌声。否则,发布会开得再热闹,买家还是要用脚投票。未来,是拼用户真实体验的时代,好产品会被用出来,不好的产品也会被吐槽出来,车圈江湖,谁能坐到最后一桌,也许正是那些既懂技术、又懂市井烟火气的企业。

车市新风,尚界试水,且看谁能笑到最后。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