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3万买SUV,居然配了激光雷达!零跑B10如何把豪车配置打到底?在汽车市场上,13万元预算买SUV,以往意味着妥协于基础配置。但零跑B10的出现彻底改写了规则。这款车首次将激光雷达和端到端AI大模型技术带到了13万价位,堪称汽车界的“价格屠夫”。它不仅配备了探测距离达300米的超远距激光雷达,还拥有27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和600公里超长续航。
更令人惊讶的是,零跑B10基于全新的LEAP3.5技术架构打造,采用中央域控设计实现舱驾一体控制,响应速度提升3倍,能耗反而降低25%。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用入门级的价格就能享受到媲美豪华车的智能驾驶体验。
零跑B10的智能驾驶系统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激光雷达+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路线。这套系统包含1个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总数达到27个感知硬件。这种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的设计确保了车辆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可靠性。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采用了禾赛最新的ATX超远距高清激光雷达,具有小尺寸,远距离,超广角等优势。
它能实时精准地扫描周围环境,构建超精细的3D环境模型,对障碍物,行人,车辆等进行毫秒级识别与定位。与传统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相比,激光雷达不受光线,天气等复杂条件干扰,在黑夜,暴雨,浓雾等恶劣环境下表现尤为出色。
11个摄像头的布局覆盖了车辆360度视野,包括前视,测试和后视摄像头,负责识别车道线,交通标志,红绿灯等视觉信息。3个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探测远距离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特别是在高速场景下对前方车辆的跟踪。12个超声波雷达则专注于近距离障碍物检测,主要应用于自动泊车和低速跟车等场景。
这种传感器组合的冗余设计确保了系统可靠性,当某类传感器因环境限制性能下降时,其他传感器可以补位。
例如在强光导致摄像头眩光时,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仍能提供可靠的环境感知,而在雨雾天气影响毫米波雷达性能时,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融合数据又能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与传统的模块化系统不同,零跑B10的智能驾驶系统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通过单一AI模型完成从感知到驾驶决策的全过程,大幅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延迟和数据损失。这种架构使感知、决策与执行高度协同,驾驶体验更接近人类驾驶员。
实际功能上,新车配备的Leapmotor Pilot系统支持高速智能领航辅助,通勤路线学习记忆等先进功能。系统利用激光雷达与前视双目相机精准感知环境,结合端到端大模型实现红绿灯启停,礼让行人,智能绕行等功能,显著提升通勤效率与安全性。
高速智能领航功能支持自主加减速、变道与上下匝道,解放驾驶者双手双脚,提供稳定舒适的体验。停车场记忆泊车(HPA)功能则通过一次学习实现从地库入口到车位的自主泊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零跑B11采用的高通8650智驾芯片以4nm制程提供200T稀疏算力,功耗低一半,为大模型实时运行提供支持,并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增强感知能力。采用QNX Safety版本软件,确保最高安全等级,为未来升级预留了空间。
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下探至13万级,零跑创造了行业新纪录。这一突破背后是零跑独特的全域自研模式和零部件共享策略。零跑汽车自研,自造的核心零部件已占整车成本的65%以上,这种深度垂直整合大幅降低了外部采购成本。
零跑的LEAP 3.5架构平台实现了电子电气架构,座舱智驾等核心零部件在多个车系上的高度通用,B系列车型零部件共享率高达88%。这种平台化策略通过规模化效应分摊了激光雷达等高价硬件的成本。与此同时,零跑与禾赛科技达成的战略合作也功不可没,预计采购约20万台禾赛ATX激光雷达的规模订单,使单价得以控制在合理水平。
零跑并非简单堆砌硬件,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套性价比最优的传感器组合。相比于某些豪华品牌动辄2-3颗激光雷达的配置,零跑选择单颗高性能激光雷达配合多摄像头方案,在保证基础感知能力的同时控制成本。
零跑B10基于LEAP3.5技术架构打造,该架构采用创新的中央域控设计,实现了舱驾一体化控制。这套系统是响应速度提升3倍,稳定性增强50%,同时降低25%的电气架构能耗。零跑“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采用高通8295与8560芯片方案,实现舱驾一体,支持端到端高阶智驾。该架构以高算力,快通讯,低时延为核心优势,整车线束缩短至996米,ECU控制器精简至22个,系统响应速度提升3倍,稳定性提高50%,能耗降低25%。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