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

2025上海车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引领风向标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作者:黄山明)又到了两年一次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这可是全球汽车科技的风向标,这次的主题还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统计了一下,这次上海车展上展出的新车里,新能源车有67款,而传统的燃油车只有30款。

而且,这次车展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链企业参展,规模创下历史之最。另外,这届上海车展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设立了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示区。在整车馆里的供应链企业的展位已经达到了23家,涉及自动驾驶方案、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多个领域。

随着各大车企的新品纷纷亮相,很多平时藏在幕后的供应链厂商也走到了台前。近50家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半导体和芯片企业首次出现在展会上。跟以前相比,这次跟供应链相关的展区规模扩大到了10万平方米。

参展的企业里有博世、采埃孚、宁德时代这样的全球领先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有地平线、科大讯飞、Unity中国、芯驰科技这样的芯片、雷达、ADAS解决方案公司。此外,像亿纬锂能、欣旺达这样的电池厂商也在现场展示了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创新成果。

车展观察:自动驾驶企业秀肌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车展吸引了不少供应链企业首次参展,像商汤绝影、Momenta、小马智行这些企业都来了。其中,小马智行在车展上全球首发了新一代的Robotaxi,还展示了第七代Robotaxi家族的所有车型,并且推出了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有驾

小马智行发布第七代 Robotaxi

这次发布啊,小马智行推出了他们的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而且这车用上了全球第一个基于英伟达Orin-X芯片的L4级别全场景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设计寿命能跑到10年或者60万公里呢,而且它的体积、重量和耗电都减少了超过一半,成本更是降了八成。听他们介绍,这车的系统配备了二十多项的安全备份,还有一千多项的检测设计,以及好几层的降级策略,就算遇到某个零件突然出问题这种极端情况也能应付得来,它的安全性啊,比人类开车要高出十倍!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有驾

联想发布AD1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除了小马智行之外,联想也在车展上发布了一款L4级别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叫做AD1。听说这个AD1用的是两颗NVIDIA的DRIVE Thor芯片,这两颗芯片是通过PCIe和NV-Link连接起来的。它的AI算力特别强,达到了2100 TOPS(每秒万亿次操作),而且还能支持FP8/FP4这种数据类型。这样一来,做那些复杂的Transformer模型推理的时候,速度能比以前快五倍呢!另外,它还装了联想自己研发的AI中间件叫UltraBoost,这个东西可以优化模型运行速度,还能更好地安排任务,让设备在处理端侧的大模型时更加高效,感知和决策都更快更准。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有驾

中国科技力量撑起全球智能汽车半边天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整车馆展览的Momenta,也带来了他们的L4级自动驾驶方案。他们用一种叫“飞轮”的数据驱动技术,跟上汽、广汽、丰田这些车企合作,一起打造量产车型。

地平线新推出的征程6芯片性能大幅提升,达到了200 TOPS,可以支持L3级别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而且还能适配20万级别的车型。他们跟比亚迪、吉利这些车企合作,想让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普及开来,让更多人能用得起。

另外,华为的鸿蒙座舱也开始应用到国外的车型上了。他们的ADS 3.0系统不需要依赖高精度地图就能实现全域通行。华为还和奔驰、奥迪合作,推出了基于HarmonyOS NEXT的数字化服务,涵盖了L3级别的功能。现在,中国的科技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数据显示,到了2024年,咱们国家乘用车L2级别及以上的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5.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可能会上升到接近65%。

这次车展上,不少供应链企业也展示了自家的智能座舱平台。比如联发科就推出了好几款智能座舱产品,像是高效的HyperVisor座舱系统、融合了多种模式的Gen-AI智能座舱,还有天玑汽车座舱平台。

全球首个3nm车规座舱芯片来了

大家听好了!联发科推出的天玑汽车座舱平台的CT-X1芯片,这可是全球第一个用3nm工艺制造的车规级座舱芯片哦。它特别厉害,能支持那些超级复杂的13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就像那些LLMs),还能搞AI绘图(比如Stable Diffusion),一秒就能生成图片呢。有了它,汽车里可以有超酷的功能,比如3D图形的语音助手,还有多模态交互啥的,真的挺牛的!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有驾

国产车载芯片与舱行泊一体方案

CT-Y1和CT-Y0这两款芯片呢,是用4纳米工艺造出来的,性能算是比较顶尖的那种了。实测下来,安兔兔车机版的跑分超过了107万,这个成绩已经可以跟高通的顶级芯片打个平手了,而且它还支持能处理70亿参数的大模型呢。听说啊,这个平台已经被国内六家大的汽车公司选中了(像吉利、广汽这些),装有CT-Y1的车型呢,预计会在2025年的5、6月份开始量产。

再来说说森思泰克,它是个做智能驾驶传感器的公司,在这次车展上展示了一个行泊一体的域控制器方案,主要关注的就是“舱行泊一体化”的技术路线。这个方案是基于市面上主流的算力芯片开发的,通过座舱控制器就能实现ICC(集成式巡航控制)、HWA(高速公路辅助)、RPA(远程泊车辅助)等功能,这样就避免了传统那种行泊分离的架构里硬件重复的问题。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有驾

行泊一体降本增效

就是说,这个系统可以共享多种传感器的数据,比如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之类的,这样就能让车子在停车的时候,前视摄像头看得更远,把环视摄像头的不足给补上。而且它用的是“一套硬件多个场景都能用”的方式,跟传统的那种分开做行车和泊车的方案比起来,能省下差不多30%的硬件钱,还能让汽车厂商的研发时间缩短到行业一般水平的一半。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巨头集体登场,中国技术引领全球规则-有驾

车展上的智能座舱与AR-HUD黑科技

华勤技术在车展上也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座舱方案,现场展示了他们的旗舰座舱域控制器和高端座舱域控平台之类的“黑科技”。其中那个旗舰座舱域控制器特别厉害,CPU性能高达230K DMIPS,GPU性能更是达到3.0T FLOPS,能轻松搞定多屏3D渲染和光线追踪效果。它的NPU算力也有30 TOPS INT8,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时处理大模型。

另外,均胜电子也在展会上发布了JoySpace+智能座舱,这个座舱主打多模态交互(比如视觉、听觉、触觉都能互动),还有可折叠的方向盘、光场屏技术和UWB数字钥匙。它还能提供影院级别的影音体验,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专属的空间。

除了智能座舱之外,HUD领域的创新公司泽景也带来了他们的最新成果——HUD5.0。这款HUD的分辨率超高,达到了1920x1080,角分辨率也高达152 pix/°,还配备了像素级动态背光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算法精准调节光线。而他们的LCoS AR HUD更是支持2K或者4K画质,简直是未来感拉满!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面崛起

对了,这次展会上还能看到动力电池技术有不少创新呢,直接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突破了1000公里!比如比亚迪就发布了两款新车,“海狮07 EV”和“星舰”,续航分别是1000公里和1200公里;还有蔚来ET9,用上了150千瓦时的固态电池包;上汽名爵MG4的量产版在低温下电池容量保持率超过了90%;奇瑞的“猎风”车型续航更是突破了1500公里。

另外,宁德时代也展示了他们的第四代钠离子电池,这个电池会首先用在极氪009的改款车上,它能在零下40度的时候保持90%的续航能力,而且充电十分钟就能跑600公里。他们还在研究全固态电池,预计到2028年左右就能实现商业化。

这次展会还能看到,做电池和零部件的供应商们更愿意展示自己的产品了,而且不少国内的企业已经成功进入了国际大牌车企的供应链,像奔驰、奥迪、宝马、丰田、日产这些品牌都在用咱们的东西。

而且因为咱们国家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先位置,这次车展上还能看到完全由中国团队设计和研发的车型。比如这次展出的日产N7纯电车,就是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是一款家庭智能纯电SUV,还配备了Momenta提供的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

传统车企加速拥抱智能驾驶

美系品牌上汽通用的别克呢,今年也要全面推出L2级别的城区辅助驾驶技术了。他们跟 Momenta 合作挺深的,这个别克的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用了一个端到端的大模型,不需要依赖高精度地图,就能自己识别道路。

丰田那边呢,展示了它家纯电动的 bZ 家族,还有雷克萨斯的一个全球首发车型,以及豪华车型世极的一个中国首发车。大部分车企现在都在强调自己更“中国化”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