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国内我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这话说的挺令人奇怪的,他的意思是,奇瑞汽车是一家胆子比较小的企业,总是跟着别人干好事,也跟着别人干坏事。
“”奇瑞愿意开发新的技术,但是让新技术上车时胆子就非常小,而且宣传时也不敢轻易得罪人。”
“所以奇瑞在国内就是打不手,骂不还口,在国外,奇瑞还特别担心被别人讨厌。”
可能非汽车圈的人不了解这些话到底什么意思,但对于做了这么多年汽车自媒体的人来说,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而尹同跃说的奇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也就说明,奇瑞汽车在市场竞争中更倾向于保守应对,并非是主动攻击对手。
在很多人看来,奇瑞汽车就是个老老实实理工男角色,这些年只顾着闷着头搞发展,搞技术,确实很少在媒体面前出现。
这次除了在会议上自嘲之外,尹同跃还对政府考核的导向提出的建议,希望能够调整对车企的考核标准。
以前我们注重销量和速度,但现在,奇瑞希望重点考核汽车品牌,创新和服务质量之类的。
如果真能这样,就可以避免车企卷入价格战,而且还会督促车企打造出更好的车型来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在国外市场上,奇瑞汽车比较偏向于隐忍,不希望引起当地市场的反感,希望成为文明使者。
我倒是觉得,国内市场可以隐忍一些,国外市场没有必要忍。因为国内和国外之间的环境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同。
国外是个尊敬强者的世界,只要你强,那么在所有一切方面都是有理的。
中国汽车只要能拿出强大的核心技术,哪怕卖的价格贵一点,他们也只会惊呼:这是来自中国的奢侈品。而不会认为价格太贵,只会认为自己买不起,这是自己的羞愧。
所以老想法该改改了,最开始出海的时候,国产汽车也想着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人们说我们倾销,又是各种加税又是各种限制。
但现在,国产车似乎摆脱了大打价格战的毛病,比如奇瑞,比亚迪,长城之类的在国外卖的价格都相当昂贵,就像比亚迪海鸥,在国外的价格都和奔驰C级差不多了,这在国内谁敢想?
这样分析,感觉尹同跃还是太过谨慎了些。在国内该低调就低调,因为强大竞争对手并不多。但到了国外还是高调一点为好,打出中国汽车的信心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