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中国家庭有车多少、怎么买车、在哪儿买车,不少人脑子里跳出来的可能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毕竟车多人多嘛。但你要是真把“有车家庭”数量排个号,才發现北京、上海这种“高大上”城市居然没能跻身前五,省级比一比,头把交椅的竟然是江苏,这未免有点让人意外。
别以为这只是数字游戏。走在上海的街头,动辄能看见价格三十万以上的中高端车闪闪发亮,而到了黑龙江的县城,10到15万块钱的家用车远比“大块头”们多。北有“雪地胎军团”,南有“电动小能手”,说到底,不同地区的人买车,不只是钱包鼓不鼓,甚至跟路怎么修、冬天多冷都有关系。这不就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真实写照么?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买车的“小算盘”。全国2023年乘用车终端销量超过两千万辆,平均一辆车将近二十万。但市场上卖得最热的,其实是10到15万价位的车型,占了消费大盘的三分之一还多。再把价位拉到20万以下,这类车就占了六成以上。这数据摆在面前,谁还会说咱们只认豪车?中高端车虽说偶尔能出个风头,但其实只占买车人数的百分之七八,远不是主流。
车品牌的风向也已经彻底变了。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了那些德系、日系、美系同行,新能源车领域国产品牌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比亚迪,以三百多万辆的终端销量一路领先,还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销量冠军的国产车企。换句话说,咱们中国品牌不再靠卖便宜货拼低价了,而是在技术上“卷”出了门道——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吉利的电池安全系统,谁还敢说国产车只能当“备胎”?
而现在的人买车,早就不再被“合资大牌”吸引住了。“按需配车”成了主流,有人通勤就选十几万元的纯电车型,打算一家人出去玩就上二十万出头的插电混动车型。这种“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才是国产车有底气站稳市场的底层逻辑。
说完了买车怎么选,咱们再看看地理因素到底怎么影响中国家庭的汽车生活。全国人口大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有车家庭的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但你要真刨去那些一户多车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车的家庭占比大约五成二。分省排名细瞅,有车家庭的前五名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和天津,北上广却被甩在外头。江苏最高,黑龙江等地垫底,最多只有三成出头。
东部沿海的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就是发达啊,通勤距离长、路网密,普通人离不开车,出行基本靠“跑”。而黑龙江这种北方省份,冬天冷得跟冰窖似的,路面结冰不说,公交和城乡客运顶得住,光买雪地胎、暖车那点钱就让不少人打退堂鼓。家庭消费习惯和环境不同,车也自然少见。
其实3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也挺有意思,上海和北京虽然占比高,但“百万级”家庭数量最多的地方居然是浙江,不是大家想的“魔都”。有些地方,比如西藏,统计出“中高端车型占比12.6%”,等你走访了才明白,那里路况需求决定了得有越野车,普拉多、坦克这些硬派玩意儿价格高,平均一算就抬高了档次,但并不能说明人均车消费水平真的高。
还有人会纳闷,山东有车家庭数量第一,是不是路上全是车?其实是人口基数大导致的,如果算有车家庭占比,山东还没有江苏、浙江高,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统计学误区。
咱们再说说汽车消费拉动经济的事儿,数据为哥们站台。全国汽车零售总额已经接近五万亿元,占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之九点二,这可是比吃喝穿用类还多。大家往车上砸钱,对拉动经济的影响不是唬人的。
乘用车终端销量里,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五大省合计达到了全国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强。经济大省就是买车大户,这点毋庸置疑。广东有望成为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动机”,这里有比亚迪、广汽,江苏则是上汽大众、理想汽车的大市场。产业链相互带动,修炼成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内功”,而且消费越旺,产业越发展,形成了正向循环。
一辆传统燃油车背后,那可不是简单的“铁皮+发动机”。上游要钢铁、橡胶、芯片啥的,拉动了冶金、化工、半导体产业。新能源车更是“吃矿狂魔”,锂、钴、镍这些矿产的价格全看车子卖得好不好。下游更不用说,买了车还得买保险、修车、倒腾二手车,这一大票“后市场”,光吸纳就业人口就说三千万不止。
广东汽车产业光2023年就干掉了一万亿产值,新能汽车占了一大半,有两百多家零部件企业“抱团”,还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这些电池龙头“拉拢”到本地扎根。汽车产业链,是真的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能给经济添砖加瓦。
盘点这二十年来的变化,汽车对中国家庭来说,从“稀罕物”变成了“家里常备”。这不只是工资涨了,更是每个人生活方式改变的信号。有车在手,既可以快快乐乐上班下班,也能一家人出去玩个痛快,再加上制造业“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国汽车不再是“贴牌”,而是真有自己的本事。
无论你在哪个省份,买的是什么价位的车,只要看一看路上的车流,见见身边人换车选车的“门道”,都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脉搏在车轮飞转间跳动。这也算是现代社会最鲜活的图景之一吧。
人们的买车故事,不只是钱包的故事,更是生活的故事。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