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

坐高铁时您有没有发现,这车跑得又快又稳,耳边再也听不到“咣当咣当”的节奏声了?其实秘密就藏在脚下,上千公里的高铁线路愣是找不到接缝!

这可比家里铺瓷砖难多了,毕竟钢轨这玩意儿夏天能膨胀,冬天又萎缩。今儿咱就唠唠,中国工程师咋把这不老实的钢轨收拾得溜直,让它变身“钢铁长龙”的。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一根500米长的钢轨,冬天夏天温差能到80多摄氏度,搁以前,铁轨必须留缝儿,不然天一热能把轨道容易顶开,天一冷直接“嘎嘣”裂开。

可如今中国高铁敢玩“无缝对接”,靠的可不是硬憋着,而是讲究个“以柔克刚”。下面咱就唠唠这里头的门道儿。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看下东北这块儿的哈大高铁,冬天零下40℃冻得手机都不好使了,夏天35℃晒得铁轨能煎鸡蛋。

在这儿铺轨用的可是特制U71Mn钢轨,抗拉强度比普通钢轨高出一截,相当于每平方厘米能扛住9吨重量(约880兆帕)。

工程师还给钢水里加了钒、钛这些“佐料”,让钢轨对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跟穿了件羽绒服似的。要说焊接手艺那才叫绝活,焊轨师傅操持的移动式闪光焊机,能把两根钢轨接头烧到千把度,趁热乎劲儿“咔哒”一怼就焊上了。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焊缝结实得能扛住母材95%的力道,显微镜底下看晶粒排列比老式焊法密实多了,跟老铁织的毛裤似的严实。

去年通车的雅万高铁,142公里正线拢共焊了不到300个接头,每个都得过超声波、磁粉探伤等二十多道关,比丈母娘挑女婿还较真。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光钢轨硬气还不够,得把它牢牢按在轨道板上。您瞅那水泥枕木上密密麻麻的弹条扣件,单个能压住8千牛的力,相当于八百斤的东北虎坐在每根枕木上镇场子。

这玩意儿里头藏着高强弹簧,既能把钢轨锁得死死的,又能像蹦床似的吸收动车组的冲击力。京沪高铁1318公里线路,拢共用了440多万个这种扣件,连起来能从北京排到南京。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这里头还有个“锁定轨温”的讲究,铺轨队专挑不冷不热的春秋天儿干活,把钢轨固定在二十来度的“舒坦温度”。这就好比给钢轨立了规矩:热了不许瞎鼓包,冷了不准乱抽抽。

要真遇上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也不怕,每隔百八十公里就备着钢轨拉伸器,这玩意儿能像扯面师傅似的把钢轨抻到合适长度重新固定。前年冬天哈大高铁遇上零下35℃寒潮,就是靠这招化险为夷。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您当这就完了?现在的钢轨可会“打小报告”了。京张高铁上每隔500米就猫着传感器,能实时监测钢轨的应力、变形这些“身体状况”。

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秒传调度中心,智能系统比老中医把脉还准成,稍微有点不对劲立马报警。去年郑州特大暴雨那会儿,就是这套系统提前两小时发现某处轨道应力异常,及时拦停了列车。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最给咱长脸的还得数CRTSⅢ型无砟轨道,这玩意儿把轨道板、混凝土层安排得明明白白,靠门型钢筋和限位槽扣成整体。

去年在鲁南高铁试跑出385公里时速,轨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0.3毫米,搁车窗沿儿上立硬币能稳当站全程。

从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4.2万公里高铁网就像一条条银龙盘踞神州。这些没缝儿的钢轨里,藏着材料专家的配方秘诀,焊着工匠精神的毫米精度,更绷着中国制造的创新筋骨。

坐动车没咣当声,高速铁轨没有伸缩缝,热胀冷缩的问题咋解决的?-有驾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