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网约车跨城订单返程费不被保障的事儿,心里一下咯噔一下。这事其实不稀奇,谁没在网约车平台上遇到过点“幺蛾子”?但这次广州的司机直接被困在规则死角里:“你说返程费吧,平台不让填,你真收了吧,平台说你违规。”这算啥逻辑?司机的权益到底要谁管?
我想着,干网约车这个,要是遇到跨城订单,心里其实一半是喜一半是忧。你说能赚点大单吧,来回一趟,可能天都黑了,还不一定顺顺利利拿到钱。很多细节外人看不见——像司机说的,返程是没人付钱的,“往返只是名字,赚钱是梦想”。平台压着规则,乘客又想着省钱,各种博弈就上演了。
为啥跨城订单就得有返程费?咱们想想,广州到邻近城市,司机开过去,把乘客送到地方,接下来想回来就得空车。要么大老远等个顺路订单,要么自己掏腰包返回原地,油费、高速费都往里砸,这划算吗?互联网产品讲究“便捷”二字,但羊毛不能全让司机身上薅吧。为什么平台不给司机留条正大光明收返程费的路呢?
有人说,“你既然同意接了这单,就认呗,不然谁帮乘客跨城?”可问题是,司机不是平台的机器人,也不是慈善家,本就该有机制去保障完整收益。平台做得精明,每笔订单算法都很细,只要多填一项,系统就判定你“异常”,动不动就让司机报警,让你自己回去纠缠乘客。平台本质上,是不是只想两头好?有矛盾的时候,司机和乘客都别烦自己,自己既不承担损失,也不解决根本问题?
别说很多人对司机提要求就只盯一个“服务好”,好像付的钱不是为路程,更像是买个保姆。返程路没人管,平台规则藏着掖着,只让司机钻规矩缝儿,还怪司机为什么弄“异常单”?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偏偏平台做事,连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收到客服答复,司机不是说不能报销返程,只是先让你“等等看”,一等一拖,工资流转全乱套。司机干一天活,见不到钱,只得忍着。
细想,平台不是不能解决。技术都去哪了?想让所有司机自行协商返程费这个事,平台一手掌控交易流程,一手又假装没看见返程费的需求。可实际跨城订单每天都有,投诉申诉没完没了,司机只能“曲线救国”。你说让司机把返程费塞进停车费、高速费里,这合适吗?谁都明白,这属于钻空子,也怕一不小心被平台认定“违规”,影响个人评价、甚至影响以后的收入。
更有意思的是,客服不是不想帮司机维权,而是“规则不用不敢用,裁量权不用不敢给”。你看,平台那些规则看着逻辑严密,但真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一点实质矛盾。客服就一句“按流程办”,司机的窘状实际上没人真正关心。跨城返程费问题,看着是规则漏洞,其实是平台懒政,又不敢承担任何管理责任。一刀切的“标准化”只对最低成本管控有效,对公平、合理的分配反而害人。
现在司机只能拉横幅了:一边是被投诉封号的风险,一边实际运营还得自己找路子。平台的态度是啥?表面人性化,实则冷冰冰,扔给司机一个流程,一拖再拖,还得司机自己去报警。你见过哪个打工人生气后直接报警的?报警能追到钱,那平台存在还有啥意义?乘客不付钱,平台一走了之,把风险甩回来,这叫啥平台,顶多算个信息集散地。
冷静下来我就想着,这事平常人会怎么理解?是不是只觉得“司机没事找事”?但司机是平台最直接的生产者,每一单都拼着时间和精力在跑,为什么不能有合理表达收益的权利?跨城需求越来越多,不可能每笔单都跑去沟通,一遍遍申诉,甚至还得等到“乘客真不付钱”,才能拿回部分补偿。那再问一次:平台的监管和保障机制到底干嘛用的?
有司机说,“只要平台加返程费栏目,大家明明白白签合同,比现在这种乱收费强多了。”我觉得这不是太高要求吧?技术上也不难实现,就是平台舍不得花钱开发,舍不得承担多一点责任。怕什么?怕影响订单量呗,怕增加投诉呗,但最怕的其实是自己得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机器和规则躲着。
其实很多司机都怕被平台标“异常”,怕扣分,怕封号。可你让他们自行协商返程费,又不给合法合规的途径,这不逼着大家“灰操作”嘛?长此以往,司机对平台的信任只会越来越低,恶性循环下去,最后还是平台亏。你想,司机跑得亏,谁还愿意接大单、跨城单?乘客到时候打不到车,只能自己慢慢琢磨吧。
我再换个角度,平台客服也不容易,每天要听上百遍相似的申诉,自己都说烦了。可是规则卡死,越多投诉说明平台越没解决到痛点。你让司机等,司机等着等着,单子就凉了,钱也收不到。服务业讲究“效率”,结果一出问题,全都拖延推诿,大家都心累。
现在网约车行业早不是那种野蛮生长期,规则要有温度,管理要有弹性。司机不是机器,平台也不是只能数据管控。返程费这个事儿真不难解决,动动脑筋,开个栏目,让司机合法收钱、让乘客明白消费。不给渠道、只让大家想办法,最后谁都不满意。
说到底,这事儿本质是平台责任和司机权益的拉锯,谁都不想吃亏,但是平台永远一副“高高在上”。单是跨城单,返程费问题一年变化不了,等行业恶性循环加剧,谁都得接盘。司机的声音该被听到,单靠个别申诉永远不是长久之计。
这会我也想问问,各位司机和乘客到底怎么看?遇到过类似烦心事吗?平台一直不解决问题,大家还愿意支持下去吗?别总说“平台会整改”,到底要等到哪一天?挣钱都不容易,好不容易跑一趟大单,结果因为没有规范被平台“认为违规”,说到底是平台责任心的问题,不是司机的问题。
最后,我觉得,谁都别当“背锅侠”。平台治理靠技术,也靠善意,司机维权靠合法渠道,不该被逼去“灰色地带”。返程费这事有啥难的?第一步就是平台正视问题,第二步就是多倾听司机意见,第三步,拿出实际措施。把规则做细,做实,让每个司机都能踏实挣钱,才是长久的路。
反正我觉得,只要平台不解决,司机的烦恼每天都在。规则不是用来卡人的,平台不是只收钱的中介,司机也不该成了无权的“弱者”。谁都该认真点,把好事办好,让路上每一公里都真得值当。要我说,司机的权益别被踢来踢去,平台该有个交代。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