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技术内卷、价格战、用户需求分化不断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然而,北汽蓝谷却以极狐与享界双品牌为核心,交出了一份销量、技术、品牌全面突破的答卷。从逆势增长到长期布局,这家企业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出传统车企转型的另一种可能。
销量跃升背后的战略定力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至15%,但北汽蓝谷全年销量达113860辆,同比增长23.53%,其中,极狐品牌2024年实现销量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并在2024年8月至12月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万辆,成功挤进新势力销量榜单前列。享界品牌连续7个月蝉联40万纯电轿车销量第一,成功打开高端市场。今年一季度,北汽蓝谷乘胜追击,1-3月销量分别为7219辆、6227辆和14268辆,分别同比增长383.85%、401.77%和93.10%。这一成绩的取得颇具含金量,在极狐和享界双品牌加持下,其增长并非依赖低价策略,而是通过产品力跃升与品牌价值沉淀实现了跨越。
4月28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到37.73亿元,同比增长150.75%。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报告期整车销量同比增加所致。北汽蓝谷的逆周期增长,源于在“内卷”市场中的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对内苦练内功,对外精准把控。2024年,北汽蓝谷研发投入达到31.91亿元,同比增长48.22%,研发投入占比21.99%,研发人员占比36.14%,全身心专注研发。
而在北汽蓝谷的公告中也透露,该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6.7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投向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AI智能化平台及智驾电动化系统开发项目。此举再次彰显北汽蓝谷在研发方面的决心和定力。
面对市场,极狐品牌营销能力稳步提升。公司紧跟市场行业动态,灵活制定营销策略,营销节奏清晰、环环相扣,锚定中高端家庭与年轻用户需求,通过“技术普惠”策略抢占差异化市场。
与此同时,北汽集团的全产业链资源为其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提供了坚实后盾。其与宁德时代共建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以“灯塔工厂+零碳工厂”标准打造,不仅保障了电池供应,更推动成本优化约15%。这种“向上突破技术、向下整合资源”的模式,成为其应对行业竞争的底气。
双品牌战略形成互补格局
北汽蓝谷的蜕变,始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通过极狐与享界的双品牌布局,其产品矩阵覆盖了15万~40万元价格带,形成“大众市场渗透”与“高端市场引领”的互补格局。
2024年,极狐推出的阿尔法S6和T6系列,作为品牌战略的重要落子,新车通过硬件迭代与软件升级,将3激光雷达、华为ADS 3.3等高端配置下探至20万元级市场,重新定义主流新能源市场的价值标准。售价14.98万元的新阿尔法S5神行版,以5C超快充技术打破行业惯例,实现“10分钟补能400公里”,成为年轻用户眼中“快人一步的超值之选”。这种“降维打击”策略不仅拉高了细分市场的技术门槛,更重塑了用户对性价比的认知。
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享界S9增程版,则是北汽蓝谷冲击高端的里程碑。该车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5200辆,且60%用户来自BBA等传统豪华品牌。这一数据印证了国产高端车型的崛起逻辑:用户并不排斥本土品牌,而是需要兼具科技感与品质感的产品。享界S9通过鸿蒙座舱、后排零重力座椅、全向防碰撞3.0系统等配置,成功定义了“新豪华”标准,成为40万元级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2025年,北汽蓝谷的核心业务举措之一,是进一步强化双品牌协同。极狐将推出贝塔系列,瞄准10万~15万元大众化市场,通过成本优化与渠道下沉实现规模化突破;享界则计划推出MPV及跨界车型,深化豪华车市场的场景化布局。与此同时,享界品牌将依托华为鸿蒙智行网络,快速拓展高端渠道,极狐则通过新媒体营销与线下体验活动,触达年轻用户群体。
极狐与享界的双品牌战略,成功实现了“技术共享、定位区隔”,既降低了研发成本,又通过差异化定位覆盖多元场景,为实现2025年的销量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智电同行实现技术突围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护城河的深度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北汽蓝谷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向突破,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高压超充平台、10分钟补能410公里、BMS 4.0系统通过ASIL-D认证……北汽蓝谷的电动化技术已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其自主研发的滑板平台,通过CTC电池集成技术实现“同轴距更多电量”,为未来产品的续驶里程的突破奠定基础。更关键的是,其“AI+电池机理+运行工况”三位一体的智能预警体系,可提前7天预测电池风险,将安全性能推向新高度。
与华为的合作成为北汽蓝谷智能化提速的关键。享界S9搭载的华为ADS 3.3和鸿蒙座舱,让其在高阶智驾领域快速比肩头部玩家。但北汽蓝谷并未放弃自主路线——其L3级辅助驾驶系统已通过国家准入试点,成为首批获量产资质的车企之一。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既借力华为生态快速落地技术,又通过自主创新确保核心能力掌控。
面对2025年,北汽蓝谷在技术端的核心举措是深化“双路径并行”:一方面,与华为联合开发城区领航辅助驾驶(NOA),计划于2025年落地更多场景;另一方面,自主推进L3级系统的量产应用,并加速滑板平台与北极星高端纯电平台的升级。此外,其“百模汇创”智能座舱平台将通过用户数据迭代,推出更多场景化功能,例如针对家庭用户的“健康监测模式”和商务用户的“智能会议助手”。这些技术举措不仅巩固了现有优势,更将推动智能化体验的全面升级。
面向未来,北汽确立“三年跃升行动”,计划到2027年整车销量突破3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年销2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50%。力争到2027年,极狐成长为年销6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品牌。
2025年则是三年跃升的开局之年,北汽蓝谷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生态布局为延伸,坚持“长期主义”,实现在新能源赛道的“换道超车”。从极狐的技术普惠到享界的科技豪华,从高压超充到华为智驾生态,北汽蓝谷的每一步都紧扣行业脉搏。2025年,随着极狐贝塔系列、享界新品的落地,以及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北汽蓝谷正从“量变”迈向“质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