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被拍库存车,经销商其实都有存货,销量数据也能印证

有时候刷短视频,看到一些人拿着手机在停车场逛得比城管都勤快,就为了拍几张比亚迪库存车的照片。然后搞得好像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你看,这么多车,没人买!这不是卖不动了吗?”说得跟谁家后院突然多了几百个钢镚似的,仿佛待会就能大甩卖一切清仓。老话说的好,有些事不懂,别瞎说,但在互联网上,好像不懂反而更有底气。

我就问问,这帮人到底懂不懂汽车行业?造车这事儿,要是只造一辆卖一辆,那工厂铁定得饿死。工业生产怎么可能完全“零库存”,就算是菜市场,摊主也得提前进货,别说车企了。经销商每个月走几百台,手里没点存货能跟客户说啥?难道让人等到厂里打螺丝那天才下单?随时没车可卖,这店还开个啥劲?

有人拿着“库存堆积如山”的说法当武器,吹得好像比亚迪车快烂在地里了。然后底下的小黑子就跟逮着免费薯片似的,兴奋地转发评论,仿佛自己发现了一个重大阴谋。但我说一句,去你们自家楼下4S店问问,谁没有库存?就连年年被说“卖到脱销”的合资品牌,还不是一样后院一堆车。车企生产节奏本就不是按一辆一辆来的,这么大的产线,难道要每天开关厂?更别提有时候还得等运输,等上牌,物流周期都没算进去。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很搞笑:以前比亚迪产能上不来,一堆人说“饥饿营销”,是故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如今产能上来了,库存多了,又开始唱衰,变成“卖不动”。你说,这嘴咋就永远能拾到理?涨了是阴谋,跌了是失败,真正的胜利好像只在他们嘴里才能实现。也难怪,毕竟这些“杠精”一贯喜欢情绪优先,逻辑放后边,都成了一种快乐源泉。

这两年,大家都盯着新能源车看。你不得不承认,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混得风生水起。制造、技术,乃至渠道,全线开花,还把出口也做起来了。可有些人就是咬定比亚迪不行,说它国内卖不动,国外也是贴钱甩货。老爱拿库存说事。但你看数据,今年三月,比亚迪又是批发和零售双冠,而且批发与零售捆一块看,数量几乎对得上。你说,要真卖不动,厂家敢把这么多车压经销商?经销商是傻子吗?谁家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开的店,天天拍大腿干等亏本,没人进来买账?

其实经销商本身比谁都精明。哪个品牌动销好,谁家的车出得快,库存攒多久,都摸得清楚。你说库存很多,但只要库存周转合理,其实是好事,说明生产线有规划,销售有节奏。更恐怖的是,一旦卖太快,真的库存见底,让客户天天催车,那才叫疯——抢不到车也挠头。库存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库存能不能动,能不能变现。

有人说“比亚迪销量水分大”,批发数做得高,零售数糊弄人。我就问,这些人是不是从没接触过车市数据?如果有人懂点门道就知道,零售与上险数据基本是一致的,而这次比亚迪三月上险数和零售数都对齐,而且远超第二名。你拿这种铁证来对比,那些靠嘴炮唱衰的,说到底就是不愿面对现实。

其实,比亚迪被黑不是一次两次了。有合资惨败的那阵,所有人都在唱衰国产,等到国产超过合资了,又说国产靠便宜、靠补贴。等到国产品牌销量上去了,开始说“价格战伤害行业”,仿佛大家都得维持一个“理想的垄断局面”大家一起吃饱。不让国产突围,不让国产降价,再不让国产销量高,“国产就是原罪”这种思路,说白了就是种鄙视链。可汽车行业早就不是以前只靠营销吹牛、靠进口标垫身价的年代了。比亚迪踩在风口上,能做到双冠,本身就是实力和市场的双重认定。

到底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唱衰比亚迪?有人是因为自己的车企输了面子,有人是看不惯国产品牌做得太好,也有人纯粹是为了流量,拍“小道新闻”“库存烂尾”就有人看。这些人其实并不关心行业的健康、技术的迭代,只关心自己的话题够不够吸睛。反观现实,比亚迪经销商手里车越多,说明厂家对市场扩展信心足,经销商对卖车有把握。如果是大萧条,厂商第一批砍的不是产能就是压缩存货,根本不会没人管。

回头看看历史,要是企业一受到批评就崩溃,那中国汽车业早就完蛋了。说到产业升级,改天还是要靠技术创新、市场反应和品牌承载力。比亚迪能把基本面做起来,工厂开的还越多,出口一批又一批,跟那些“库存堆积如山”说法形成鲜明对比。是不是做得好没人说,动不动就琢磨别人失败,这种文化真值得我们反思。

当然,不能说比亚迪没有问题。比如说产线调整,销量波动,渠道管理,这些大公司都必然要面对。但关键是,同行都在经历同样的问题,凭啥只盯着比亚迪?这就像学校考试,大家都及格,却总有人盯着班里第一名吐槽“你是不是作弊了”?就算天天考第一,你也别想逃掉诋毁。反过来说,要是比亚迪真有那么多库存卖不动,厂家和投资人早比网友着急。可现在,大股东、渠道合作伙伴更关心的其实是如何提升服务、扩展客户群。网友嘲讽归嘲讽,就是不影响流水线继续运转。

说到底,企业不怕被黑,真正怕的是裹步不前。汽车这玩意,本来就不是光靠情怀能做起来的。背后有几百上千亿的投入,几万人日夜加班,一个季度能走多少,是有账算的。你翻翻比亚迪的财报,库存虽然存在,但周转率一直维持得很稳健。再加上行业的政策不断变化,新能源这块风口不等人,如果不敢加速投产,反而是失误。你说现在比亚迪“卖不动”,可销量每个月比第二名翻倍,批发零售都第一,这样的“卖不动”是不是有点像酸葡萄心理?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制造焦虑、输出负面成了一种奇怪的新正常。以前电视媒体还有点把关,现在随手一拍就是流量。但市场从来不骗你,销量和存货摆在那里,经销商不会做亏本买卖。打工人也不会傻到天天进一堆死货供你拍视频。别人家库存没人拍,为什么只拍比亚迪?说到底,民族品牌崛起,踩到了一些人的“饭碗”和“心理舒适区”,他们的反弹就是不愿意看到行业变好。

其实大家都明白,世界本没有百分百顺风顺水的企业,只有持续进步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比亚迪被黑,只是走在前面的“标靶”,下一个被黑的,有可能就是任何一个后来者。你要真希望行业好,盯着“库存堆积”不如关心新产品能不能迭代,有没有创新,能不能带动整个中国制造升级。如果老是只在意谁摔倒,那咱们这些围观者最后也就只能在原地自嗨了。

比亚迪被拍库存车,经销商其实都有存货,销量数据也能印证-有驾
比亚迪被拍库存车,经销商其实都有存货,销量数据也能印证-有驾
比亚迪被拍库存车,经销商其实都有存货,销量数据也能印证-有驾
比亚迪被拍库存车,经销商其实都有存货,销量数据也能印证-有驾

所以,比亚迪被黑卖不动这事,其实不是谁的危机,反倒是一个考验:到底谁愿意用数据和结果说话,谁只能靠流量自娱自乐。每个人都说自己懂行,但销售榜单不会骗人,买车的人自己会投票。嘴再硬,最终还是得服从事实。今儿比亚迪是第一,明儿其他人追上来也照样该鼓掌就鼓掌,别一到国产出头就只剩下造谣和唱衰了。关键时刻,大家还是得多点信心,少点“自我抹黑”,多看看产业的集体进步。至于那些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拍库存堆积没啥大意思,不如拍拍交车现场,看看谁家客户多,服务好。不然只能自娱自乐,搁网上嗨也只能自我安慰罢了。

最后一句话,市场没那么蠢,经销商更不是傻子。数据在那,人也在那,比亚迪卖不动的说法,终究只是给自己找乐子的段子而已。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