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一句“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直接把行业推上风口浪尖。
他暗指部分车企依赖资本炒作、盲目扩张,与恒大高杠杆模式如出一辙,甚至呼吁“全面审计”同行。
隔天,比亚迪公关总经理李云飞连发三条动态,用“狗咬人”等犀利比喻回击,火药味十足。
更劲爆的是,比亚迪同期宣布22款车型降价促销,王朝网、海洋网齐发力,硬刚“价格战”。
资本市场应声震荡:A股、港股汽车板块单日蒸发超千亿,比亚迪股价暴跌近6%,长城、吉利等也无一幸免。
这场口水战看似是两大巨头的互撕,实则揭开了新能源车行业的“遮羞布”。
魏建军的“恒大论”绝非空穴来风——某些车企年年亏钱、负债百亿,却靠补贴和资本续命,活脱脱的“PPT造车”!
但比亚迪的降价,真像某些人说的“扰乱市场”吗?
我看未必!
想想十年前,合资车垄断市场,一辆桑塔纳卖20万;如今比亚迪秦PLUS杀到10万内,逼得轩逸、朗逸直降5万。
没有比亚迪们的“掀桌子”,老百姓哪能花更少的钱开上带智能驾驶的混动车?
有人说降价是“赔本赚吆喝”,可人家比亚迪手握百万员工、九成零部件自研,成本优势摆在那儿。
反倒是某些车企,技术没突破、销量上不去,只能靠“骂同行”刷存在感!
更恶心的是“双标党”:特斯拉降价就是“良心”,国产车降价就是 “内卷”?
看看数据吧!
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40%,国产车占8成份额,这才是实打实的产业升级。
与其盯着股价搞市值管理,不如学比亚迪埋头搞研发——刀片电池、DMI混动、云辇系统,哪个不是硬科技?
车企互怼不可怕,怕的是某些人 “自己躺平,还不许别人奔跑”。
魏建军的警告是清醒剂,提醒行业别走恒大的老路;但比亚迪的降价更是及时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不该是资本游戏 的赌场,而该是技术较量 的擂台!
你支持用真本事说话 的车企 ,还是只会打嘴炮 的 “戏精”?
点赞转发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