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变车黑?小米车主集体高喊退钱的48小时实录》

『我们不是要退车,是要退掉对小米的信仰』——北京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墙上的红色标语,在暴雨中格外刺眼。首批SU7车主林先生握着方向盘的手在发抖,车机系统第23次黑屏时,他终于冲进了维权人群。

《米粉变车黑?小米车主集体高喊退钱的48小时实录》-有驾

一、品控危机撕裂米粉信仰

『手机重启能解决90%问题,但汽车重启可能要人命』。杭州车主陈薇的遭遇撕开了小米汽车的第一道伤疤:提车第3天,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上误判障碍物,车辆急刹导致三车追尾。

小米社区论坛的故障报告帖正以每小时30条的速度刷新,从车窗升降异响到电池续航腰斩,从车机死机到充电口熔化。更讽刺的是,工程师排查问题时,竟需要借用车主的手机热点下载诊断程序。

二、从『感动人心』到『无人接听』

承诺48小时响应的专属客服,72小时后回复的是一封自动邮件。广州车主王浩展示了手机里42通未接来电记录,他的SU7在暴雨中漏水,而售后建议『暂时用毛巾堵住天窗缝隙』。

与传统车企4S店不同,小米将售后外包给第三方维修点。某地维修站负责人透露:『我们拿到的维修手册比用户手册还薄,遇到复杂故障只能等总部工程师飞过来』。

《米粉变车黑?小米车主集体高喊退钱的48小时实录》-有驾

三、性价比大旗还能扛多久?

当21.59万的起售价对标34C时,没人告诉消费者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比宝马便宜两个等级。拆车数据显示,SU7的电池管理系统采购成本仅为行业均值的60%。

更致命的是『手机思维』与『汽车逻辑』的碰撞:OTA升级导致刹车参数重置、为追求屏占比牺牲实体按键安全性。米粉们突然发现,汽车领域的『堆料』不等于安全,『跑分』换不来可靠。

当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出『小米汽车要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Dream Car』时,没人想到这个梦会碎得如此突然。这场退钱风波撕开的不仅是产品缺陷,更是一个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车的认知鸿沟。或许真正该退的,是我们对『颠覆行业』的盲目狂热?

《米粉变车黑?小米车主集体高喊退钱的48小时实录》-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