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提出以及化石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纷纷表达了对全球环境恶化和气候变暖的严重关切,并形成了环境保护共识。
由此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法国宣布2040年全面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汽车工业强国德国2030年起新车只能为零排放汽车,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一体化压铸技术,由特斯拉于2019年提出,并于2020年应用到ModelY的后地板生产,随后更是同步到Model3、Cybertruck车型。凭借着这一技术,特斯拉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利润率飙升。
如今,这一技术也被许多中国车企广泛运用,除了先前说到的问界M9外,像极氪009、蔚来ET5等车型也在使用。那么,话说回来,这一技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优缺点呢?
一体化压铸对材料性能、模具精度、工艺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铸造企业向高端制造转型。例如,特斯拉自研的免热处理铝合金要求铸造企业突破传统材料配方,而16000T级压铸机的应用则推动模具寿命、热管理技术的升级。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可通过切入高附加值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电池壳体)抢占市场先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新需求车企自建压铸产能的局限性(如模具开发周期长、材料研发能力不足)为铸造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例如,广东鸿图通过为小鹏汽车定制一体化后底板模具,实现技术绑定;部分企业通过联合研发新型合金材料(如高强韧铝镁合金),成为车企的“技术外脑”。
小米SU7的后地板采用大压铸工艺,其尺寸比特斯拉大17%,而且72个零件变成1个,焊点减少840个,减重17%,车内降噪2分贝,同时生产工时减少45%,一体化后地板的设计寿命是传统后地板的10倍以上,能够轻松实现200万公里以上的使用寿命。
但是这也需要更大吨位锁模力的压铸机,因此定制开发了9100吨锁模力巨型一体压铸机。而且小米大压铸件需要满足大尺寸、长流程、轻量化三大核心指标,因此对合金综合指标要求极为苛刻,为此,小米还研发制造出了“小米泰坦合金”,让小米SU7整车扭转刚度高达51000N·m/deg,相当于传统燃油车的两倍。
另外一体化压铸车身对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不如传统汽车车身。因为传统汽车会根据各个零部件的碰撞强度需求,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材料,使用螺栓或是粘接等不同的连接结构,构成预定吸能区。针对第二个缺点,据我们所了解,一体化压铸工艺也在慢慢改进中,比如调整铝合金的组合,使用更高吨位的压铸机在更薄的厚度下达到更高的屈服强度。再比如,通过调整某个部位的结构设计,来改善各个区域的强度问题。总的来说,一体化压铸技术对于车企而言利大于弊。不过,对于用户而言,一体压铸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虽然能享受到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续航,但一旦发生碰撞,维修成本也大大增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