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命运多舛,大概就是Zapp i300这种“明明能火,却偏偏一路坎坷”的典型吧。
你看它,这些年可谓走得磕磕绊绊,和踏板圈的老大哥相比,简直就是一部“电动肥皂剧”。
从2018浮出水面,到2025终于说要上线零售,滋味是酸甜苦辣,什么都有点尝了一遍。
现在又来了——这回,号称背水一战,Zapp打算让i300在伦敦门店见真章。
可问题也悬着呢,它熬了这么久,底气还够不够硬?
掐指一算,这是真敢按“慢热型主角”剧本发展的车企,放到宫斗剧都嫌剧情太婆妈。
七年磨一剑,真是慢动作放大招,结果市场已经卷到头顶冒烟了。
说说Zapp i300,一句话概括:型格满分,命运堪忧。
你要是不常刷电摩圈,未必真记得它是谁。
但只要看见这架子,细细品品,像不像电影里未来骑士的“坐骑”,还真有点那味儿。
这一切还得追溯到2017年,Zapp在伦敦立flag:要做就做与众不同的电动两轮。
再看看同门兄弟们,什么九号、小牛啊,款式一波接一波,配置升级还卷智能化,价格都卷到肉疼。
Zapp却像个艺术家,死磕着一款i300,脑子里可能还在默念“匠人精神”。
只是,市场可真没那么多时间给你磨。
说起来,Zapp自2018首次发布i300,到2019本该交付,结果连“跳票”都跳出风格。
一拖再拖,直到2022这车总算现身量产版,结果倒好,曝出来的消息是啥?
——资金告急,上市变延期。
说真的,这剧情跌宕得有点魔幻。
本来车友都觉得,这瓜吃到这儿,大概率要黄。
哪知道2024年硬是给了救命稻草,一窝蜂投进1000万美元,才拉到生产线。
眼看着2025终于能随便买到,不少老车迷估计要泪目:我的电动梦想,还有机会吗?
再往细里扒拉,这台i300说是专注性能,确实舍得堆料。
中置永磁电机,碳纤维皮带驱动,功率拉到18kW,扭矩做到了惊人的587Nm。
这个数据,放到很多主流电动踏板面前都能傲娇一回了。
最高96km/h,起步0到50km/h只要2.35秒,0到70km/h也就多点儿。
用句网络梗来说就——起步一脚电门下去,可能对面的快递小哥一脸懵。
但说真话,除了起步速度够刺激,这续航嘛,乌云罩顶。
毕竟总电量才1.44kWh,两个小电池咋算也就能跑60公里。
在伦敦上下班,可能还得掐着时间计算着还剩多少电,不然半路一熄火,心脏功能需要不错才行。
好在最近欧洲玩起了换电,Zapp要是跟上这趟车,才能算是“亡羊补牢”。
配置方面,i300做得一点都不潦草。
你想想,用上预载可调阻尼的倒置前叉,再配大轮圈、前后碟刹带CBS联合制动,这套阵容,骑行体验肯定不寒酸。
前面说的全彩仪表,导航跟行车记录也勉强够用。
但话锋转得快:哎,智能交互这块儿,的确有点跟不上节奏。
要知道,2023年那会儿连国产八千档电摩都能喊小爱同学、远程开锁看状态,i300这点儿功能,确实像个刚装上Wi-Fi的大哥大。
说到底,2019年如果能第一时间上市,那真是吃到时代的顺风肉。
遗憾的是它在自己山顶上转了三年圈,等到下山,同行已经变成一群“技术怪兽”。
智能化、续航、各种虚拟社交体验都扑面而来,i300再帅不少,多少有点追不上时代的那种坎坷感。
谈钱不伤感情,但Zapp这定价可一点都不便宜。
2023年价格,9490欧元,合咱人民币接近八万。
投向伦敦本地稍微小资点儿的骑士,倒问题不大,可搁在欧洲本土甚至是东南亚,咱就说骑电摩的中产群体都得想想自己这笔预算值不值。
毕竟电摩玩到今天,买的不只是外观和速度,更多人看重的是日常实用、科技感和出行自由。
价格顶上去,你就得把这些点都拉满。
要是光有“超跑脸”,续航和智能短板扎心,市场是不是真会买单,还真捏一把汗。
实际情况是,Zapp一番大起大落,品牌的口碑和信任感难免被打折扣。
你看,原本承诺的交付周期一拖再拖,买家和粉丝心态就是“你再等我试试”。
市场变幻快得像坐过山车,光拼执念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电动两轮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堪比手机行业,分分钟就被下一个爆款乱拳KO。
消费者其实没啥耐心,你不给新奇玩法,我就买更聪明的。
Zapp如果能及时跟进,比如上线真正的远程遥控、APP新鲜功能,再把换电体系搭好,有点未来科技范,那起码还有机会追回血条。
老实说,Zapp i300现在面临着“生死局”。
一边是自己赖以为傲的造型与性能,另一边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
7年磨出来的成果,能不能换来破圈的掌声?
真是说不准。
现在智能电动两轮圈里,是个新入场的对手都卷到飞起,卷外观、卷技术、卷生态。
消费者变得挑剔,品牌光靠标签根本不顶用。
谁能更懂年轻人需求,谁能让日常通勤变得又智能又好玩,谁说了算。
不过,市场总有意外。
万一Zapp真能借这波情怀收回一票粉丝,嘴硬手软也不是没先例。
只要他们愿意顺着用户需求大胆优化,比如推出更灵活的电池、开发好用的互联功能,说不定真的可以逆风翻盘。
要不怎么说,越是大浪淘沙,越看出谁是真金谁是沙子。
沧桑走一圈,也许才有底气拼下场最终大战。
其实,回头想想,这些年的Zapp i300,不过就是无数创业产品的缩影。
一心只想把风格和性能做到极致,现实偏偏不卖账,“人算不如天算”那味儿拉满了。
理想型和现实骨感,碰出了大大小小的火花。
最后都归一句话:市场最终只认结果。
不管你故事再励志,真留不住客户的钱包,情怀也就是一段往昔传说罢了。
想想2019年要是能马上上市,这局面又该截然不同。
但世事没那么多“如果”。
哪怕Zapp今天能重返市场,也必须承认:新的竞争环境已经不是7年前的那一套玩法。
谁能更快转身,谁能把技术和营销拼到极致,才有可能赢下下一局。
不然,哪怕产品再硬核,品牌再“有范儿”,慢一拍都可能出局。
所以啊,现在的i300绝不是“稳拿下”的存在,Zapp如果真心想让怀旧与创新共存,就得踏踏实实做加法。
加什么?
加智能,加生态,加用户感知,加服务体验。
否则,再多的“励志春秋”,都是移动江湖的风过耳。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怎么看Zapp这次“背水一战”?
你会愿意为它买单吗?
你理想中的智能电摩,最在意哪一点?
评论区聊聊呗,看是情怀更值钱,还是实用为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