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纠结?想入辆复古摩托圆情怀,又怕老款车型没科技配置;看上现代街车的智能辅助,又觉得少了点经典味道。
2026款铃木GSX8T和GSX8TT一出来,不少摩友直呼“这是把鱼和熊掌放一块儿了”,这俩中量级复古街车到底能不能解决的痛点?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
先说说这俩车的“出身”,它们可不是凭空造的,背后是铃木的模块化战略——共享的776cc直列双缸发动机,早就在GSX8S运动街车、GSX8R街跑车和VStrom800探险车上试过水,可靠性不用太担心。
而且设计上是日本铃木和意大利铃木设计中心联手搞的,既要复古那股劲儿,又得有欧洲车的精致感,这点从定价就能看出来:美国市场GSX8T卖10649美元,GSX8TT贵500美元到11149美元。国内同平台的GSX8S才8.98万,GSX8R是9.98万,要是这俩复古款引进,价格会不会让人心动?
外观上一眼就能分清它俩,GSX8T走的是开放式运动范儿,圆形LED大灯、车把端后视镜、水滴形油箱,还有一体鞍座,活脱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典车的影子,比如老款T500Titan那味儿。
GSX8TT就更“野”点,加了定制前整流罩和下整流罩,明摆着致敬1970年代的YoshimuraGS1000公路赛车,那半块整流罩一装,瞬间有了老赛车的嚣张劲儿。不过有意思的是,不少试骑过的人说,反而GSX8T看着更“纯粹复古”,TT因为多了整流罩,倒显得没“古”了。
实用配置上也有惊喜,16.5升的油箱比同平台的GSX8S、GSX8R多了2.5升,这意味着啥?市区通勤不用老找加油站,周末跑个小长途也更省心。
座椅也是重新设计的,比GSX8S更大更软,而且GSX8T的座椅舒适度还比TT略胜一筹,毕竟TT的骑姿更前倾点,追求赛车感就得牺牲一点点舒适,这点倒也合理。
再看核心的动力和技术,776mL的水冷直列双缸发动机,缸径84mm、行程70mm,压缩比12.8:1,能输出61kW功率,差不多83马力,日常通勤、偶尔跑山完全够用。
最贴心的是270度曲轴点火相位加交叉双平衡器,骑过双缸车的都知道,震动控制太重要了,这配置能让发动机跑起来又稳又安静,还不占地方,车身能做得更紧凑。排气系统也符合最新的Euro5+标准,环保这点不用愁,6速变速箱换挡也顺畅。
电子辅助系统才是现代感的关键,铃木的S.I.R.S智能骑行系统全标配:三种动力模式,新手能选温和的,老鸟能开激进的;牵引力控制系统有3种模式还能关,湿滑路面更安全;电子油门响应特别准,不会有顿挫感;还有双向快速换档,不用捏离合就能加减档,骑起来特爽。ABS也有两种强度可调,就算激烈驾驶,后轮偶尔介入也很平顺,不会突然“拽”一下。
底盘和悬挂跟GSX8S共享,钢制双樑车架、KYB的悬挂,前叉是倒置的(虽然不能调),后悬架能调弹簧预紧,重点是舒适性取向,不像纯运动车硬。试过的人说,走烂路的时候,后减震比GSX8S控制得还好,不会颠得难受。
制动是Nissin的,前轮双310mm盘配4活塞卡钳,后轮单盘单活塞,ABS加持下够用,但也有人说“不算锋利”,毕竟定位不是赛道车,日常用完全够。轮毂是铸铝的,配的DunlopSPORTMAXRoadsport2轮胎,前120/70ZR17、后180/55ZR17,抓地力不错,过弯很稳。
骑起来的感受也得说,GSX8TT的骑姿稍微前倾,有点CafeRacer那意思,GSX8T差不多,但因为座椅舒服点,长途骑更不累。三种骑行模式里,模式B被夸得最多,“又平顺又有运动感”,是大多数人的首选。5英寸的全彩TFT仪表特别清晰,还能连手机,自动切换昼夜模式,车头还有USB充电口,通勤的时候手机不怕没电,这些小细节太戳人了。
其实这俩车最有意思的是市场定位,铃木明显是想靠模块化平台,既满足老骑手的复古情怀,又吸引想要科技配置的年轻人。现在市面上的复古车,要么太“老”没配置,要么太“新”没那味儿,这俩车刚好卡在中间,把经典造型和现代技术捏合得挺好。意大利市场上,GSX8T卖10910欧元,TT是11560欧元,比同平台的GSX8S贵了一千多欧元,但多了复古设计和更舒适的配置,性价比还算合理。
说到底,现在选车,早就不是“要么选情怀要么选实用”了,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靠谱的性能万里挑一”,GSX8T和GSX8TT刚好做到了“好看又靠谱”。它们不光是铃木产品线的补充,更戳中了当下摩友的心理:既想骑出去有面儿,又想日常用着省心,还得有点自己的个性。
最后想问大伙儿,要是这俩车引进国内,你会选GSX8T的简洁复古,还是GSX8TT的赛车范儿?你当年第一次对复古摩托心动,是因为哪款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