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年头能进南极的不止企鹅,还有国产汽车。是的,长城汽车这只低调的“国产小奶牛”,如今不仅会在都市里堵车,抖动着屁股冲红灯,还摇身一变要开进南极圈了。你说这是车圈的“南极穿越”,还是科考队装备界的一次自杀式表白?反正我看着挺热闹——至少得用“热闹”来形容一个要在零下三十度靠一键启动拯救人类探险的大家伙。
事情是这样,长城汽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最近搞了个很有高级感的签约仪式,不是在南极站而是在保定。这个地理距离也是够南辕北辙的,南极的风雪和保定的尾气,来回掂量一下,估计也有三万多公里差距。反正厉害的是,咱们的长城汽车被选中做了南北极科考的专属座驾,妥妥的主角光环,分分钟把你从国道堵车的丢人场面升格成“极地守护者”。
我一直觉得,中国车企和南极风雪能扯上关系,这就跟网上的段子一样荒诞——比如“世界尽头等一辆国产车”,听着就像某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悬疑标题。但长城汽车的工程师真的不走寻常路,签约之后,要以“正式科考队员”的身份去南极,听起来像是把造发动机的工程师直接扔到企鹅堆里,体验一下什么叫“用生命制造产品”。也许,下一个升级版坦克300就是苟在雪坑里憋出来的,毕竟环境风洞模拟近-30℃强风暴雪,和保定的冬天那点寒气比,简直是内地小朋友对着极地大雪人说:“我没怕过冷,但没试过这么冷的冷”。
坦克300这辆车,有幸做了一把“环境风洞试验室极寒测试”的模特,在现场,科考专家和工程师们围着它转圈,像是一群拜年奶奶围观新买的电动车。只不过坦克300的本事更大:在模拟极地暴雪天气里毫无怨言地启动、除霜、制热,简直就是车界的“钢铁侠”,用四四方方的铁皮对抗地球极端气候的洗礼。现场专家看着猛车表现,也许心里暗暗发誓:这要真在南极抛锚,那咱们极地科考队也算开创了世界纪录——“南极自救用中国车”。
当然,别以为这是简单的“国产自嗨”。长城汽车底气很足,号称已经有2000余项试验项目,全场景验证体系,不管是主被动安全、热管理、NVH(噪音、振动与舒适性?听起来和考驾照的科目三差不多),还是耐久可靠性,而这些试验也被锤炼得和征婚相亲一般——你挑我选,各种条件全都一把抓。可惜,“南极求生”这项技能还没列入4S店的选购清单,不然,那短裤拖鞋进店的顾客可能转身就换上羽绒服,再把极地帽戴好。
说起来,坦克300柴油版能获得“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这个好听的称号,还是挺值得朋友圈炫耀的。不得不说,这次,长城汽车的量产车直接“原装未改”就杀入环境恶劣的南极长城站,估计要颠覆大众对国产车的刻板印象——以前都笑国产车怕冷怕颠簸,现在不光能扛过家里小区的减速带,还能硬刚世界尽头的冰川雪原。
当然,南极科考的重头戏本来应该是人类探索地球奥秘,研究环境变化之类的高大上。但中国民营车企的介入,仿佛插入了某种工业版的自恋——长城汽车坚称要用自研技术保障科考队安全,这就像是在朋友圈发自拍时非要注释一下“原图无修”。你不信他们自信?别急,南极和北极的风雪才是真正的测评员,谁好谁坏、谁结冰谁抛锚,等企鹅和北极熊写点评就知道了。
此类合作一出,民营企业和国家科研体系立即形成CP,微博热搜那种“自主可控创新路径”听着就像给国产汽车写了一本安慰剂手册:“极地装备一定要国产,坚决不让洋货占便宜”。不过,现实问题是,只要你能在地球最南端不趴窝算你赢,别管是柴油发动机还是插电混动,只要最后能蹦出南极冰川,回头路都能直接批量贴上“全球化全场景全动力”标签。
现场仪式那天,就差没把保定改叫南极了,专家走进实验室,围观研发试验室,好像游览科技版的动物园。坦克300一把钥匙就能启动,制热除霜,完胜家里那台年年熄火的国产电热毯。至于什么可靠品质与卓越研发能力,也许只有等汽车在南极真正趴窝时,才能验证是“技术硬”还是“广告硬”;毕竟,科考队员要的不是朋友圈炫耀,而是命能保住、腿能动弹、车能启动。
这场签约和极地任务,说轻巧点,是中国汽车向世界撒欢;说严肃点,是国产工业硬实力对着世界极端环境举高高。只不过,如今的“中国制造”都爱用仪式感证明价值,场面越隆重,实际问题越多。谁都知道,天寒地冻里,汽车最怕的是“启动不了,冻成狗”。希望长城汽车真能扛住极地严寒,别让极地考察队员和企鹅一起推车,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说回这次合作,长城汽车志向远大,要立志服务全球用户,积极推动更多产业力量投身国家科研。光凭这点,Twitter和知乎上的爱国网友就能写一百个“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鸡血故事。只是,那些故事里,主角往往是凯旋归来的汽车,而不是一路打着火冒着烟,在极地雪崩边缘怒吼的国产车队。
我自个儿倒是挺期待,要是哪天在极地直播间刷刷,我能看到坦克300开着不抛锚、考察队员穿着羽绒服倒着车,背景是一堆懵懂的企鹅和寂寞的雪。到时候,国产车的朋友圈广告语估计直接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坦克300,就是比你家冰箱还抗冻。”和土味情话比,这广告语起码能骗自己开心。
当然,长城汽车想成为科考队首选不是一天能成,毕竟极地那地儿可不是随便溜达,冰雪里藏着地球的脾气,可能比保定堵车还难琢磨。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汽车都能在南极站撸起袖子加油干,那还有什么地方搞不定?全民都能喊出那句口号:“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服务全球”——只不过,最后能否真正挑战极限,还是取决于发动机启动时的自信,以及工程师冷得直哆嗦时的防风裤够不够厚。
最后我总结一下,国产车能开进南极当然振奋人心,只是别忘了南极站不修路、也没加油站,遇到冰川堵路、雪崩围追,靠的不是仪式感,而是那啥——真正靠谱的技术。至于坦克300的表现,到底是钢铁侠还是钢铁直男,就等企鹅投票了。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制造敢闯南极,总比我闯进小区地下室碰到大爷遛鸟来的体面多了——至少在南极,没人会抢你车位。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