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见真淳,浮华褪去始得真。
近日,车坛风起云涌,小米新车YU7的“宝石绿”涂装一经问世,便如平地惊雷,瞬间攫取万众瞩目,坊间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谓之“倾国倾城”。雷军亦亲自披挂上阵,为YU7摇旗呐喊,宣称其“无可取代”、“豪华高性能SUV”之定位,与SU7一脉相承,同宗同源。此番言辞,掷地有声,令人不禁心生向往。所谓双层色漆工艺,旨在摹刻绿宝石之臻美质感,此等手笔,何其考究,何其气派!
小米造车,可谓殚精竭虑,匠心独运。自SU7面世伊始,热度便如日中天,从未稍歇。彼时“遥遥领先”之口号,振聋发聩,引得众声喧哗。而今YU7横空出世,辅以“宝石绿”这般自带话题之色彩,营销之术,已臻化境。试想,区区一抹新色,竟能引爆舆论,流量之巨,足令多少车企望洋兴叹?小米此役,无疑将“颜值经济”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毕竟,人皆视觉动物,美之所在,心之所向。
然则,车身之色泽再如何赏心悦目,终究不过是一层皮囊耳。吾辈购车,究其本意,又为何故?为那“宝石绿”所蕴含之奢华韵味,抑或为座驾能载吾辈,穿梭风雨,涤尽尘嚣,安稳抵达?忆及此前一则新闻,某家庭为节俭度日,购入二手电动三轮,不料在高速上突发故障,一家老小困坐应急车道,目睹车流如织,心境之凄凉,令人闻之动容。彼时彼刻,彼等所求,非“宝石绿”之华彩,亦非“豪华高性能SUV”之煊赫,唯愿一辆能安然送达彼岸之载具而已。
另有一事,亦深烙吾心。一外卖小哥,为多赚微薄,彻夜奔波,终因疲惫驾车酿成事故。其座下电动车,想来不过寻常代步工具,无“双层色漆”之雅致,亦无“高级质感”之加持,然于其而言,却是养家糊口之倚仗,生计所系。吾辈是否时常将目光囿于流光溢彩之表象,而忽视了生活最本真之需求?那些披着“宝石绿”外衣的YU7,或许能予少数人以颜面之光,然对普罗大众而言,经济实用、安全可靠之出行方式,方是刚需。
吾辈栖居于消费主义甚嚣尘上之世。商家们摩拳擦掌,绞尽脑汁,无休止地制造需求,将各种概念炒作得天花乱坠。从“智能家居”到“精致露营”,从“健身打卡”到“颜值消费”,无不潜移默化地灌输着一个理念:唯有拥有此等,方能臻至美好生活。然实情果真如此?吾辈是否已然被这些营销话术所桎梏,心甘情愿地为那些“非必需品”埋单,甚至为此背负沉重之经济枷锁?又有多少青年才俊,为追逐浮华,沦为“月光族”,乃至“负翁”?彼等表面光鲜,内里却焦虑丛生。
吾辈追求美好,向往品质,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此等追求,当以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为基石。一辆“宝石绿”之豪华SUV,于部分人而言,或可锦上添花,而于另部分人而言,则恐成压垮骆驼之最后一根稻草。吾辈是否应多作内省,扪心自问:吾辈真正所需者何物?是那自带光环之品牌,抑或那份实实在在之功能?是那份虚荣心作祟,抑或那份内心之澄澈安宁?
究其根本,小米发布“宝石绿”配色,乃企业之营销策略,无可指摘。然作为消费者,吾辈当保有清醒之识。切莫为表象之华丽所眩惑,亦勿为营销之套路所裹挟。吾辈更应关注者,乃产品之本质,乃其能否解决吾辈之实际困囿,乃其能否真正提升吾辈之生活品质。须知,生活之美好,从来不以表象之色彩为圭臬,而以吾辈内心之丰裕,及对生活之炽热,方可描摹。多思那些为生计奔波之凡夫俗子,多念那些能予吾辈便利与温暖之物事,或许,吾辈方能洞悉世事,活得愈发逍遥自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