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刚上市的大众途观L Pro。
这车啊,5月7号刚在昆明亮相,官方指导价23.68万起,一共6款车型,和老款价格完全一样。
作为年度小改款,乍一看好像没啥大变化,但仔细琢磨能发现不少门道。
我第一时间就去4S店看了实车,现在就跟大伙唠唠这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先说外观,大众这次玩了个"双脸策略"。标准版用的是粗壮的镀铬中网,配上扁平的导流槽,看着就像个穿西装的商务男。R-Line版就猛多了,中网换成菱形蜂窝造型,导流槽加了黑色风刃饰板,远看跟奥迪RS系列有点神似。不过说实在的,这R-Line套件虽然运动感提升明显,但总感觉有点用力过猛,特别是那个熏黑的后包围,开去单位会不会被同事说像改装车?
车身尺寸方面,4735mm的长度在同级里算中等偏上,轴距2791mm也够用。不过有个细节要注意,后排地台凸起有半掌高,中间乘客长时间乘坐可能硌腿。车门上的R-Line标识是个小心机,不过得趴下才能看见,实用性不大。最让我意外的是后备箱容积,官方数据没变,但掀背式开启设计对搬大件确实方便,上周末装了个折叠婴儿车,单手就能搞定。
内饰这块儿,三块屏幕的布局确实唬人。10.3寸液晶仪表+15寸中控屏+11.6寸副驾屏,科技感直接拉满。不过实际体验下来,副驾屏在强光下反光严重,销售小姐姐现场演示的时候,我站在车外都看不清导航路线。HUD抬头显示倒是实用,特别是跑高速时不用低头看转速表。不过电子怀挡设计有点反人类,挂P档得先解锁,新手司机估计得适应半个月。
配置调整最值得说道说道。全系取消了疲劳监测,换成了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现在全国雾霾天这么多,这个功能挺应景的,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不过有老车主在论坛吐槽,说这系统就是个高级空气净化器,遇到严重污染还是得戴口罩。L2级辅助驾驶保留下来,但自适应巡航在拥堵路段经常"思考人生",上周在陆家嘴晚高峰实测,变道提醒功能居然罢工了三次。
重点来了!全系换装高功率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20匹,比老款足足涨了34匹。销售说零百加速能快1秒多,不过实际开起来差别真不大。我特意对比了老款两驱版,低功率版186匹在高速超车时确实有点吃力,新发动机中段加速更从容。不过油耗表现还没试出来,销售说WLTC综合油耗6.6L,但自动启停功能反应有点迟钝,等红灯时经常不工作。
现在说点掏心窝子的。途观L Pro这次改款,明显是冲着新能源来的。隔壁探岳都开始推插混了,大众还在玩发动机升级,是不是有点慢半拍?不过仔细想想也有道理,毕竟大众的EA888发动机口碑摆在那,可靠性比某些新势力品牌的三电系统强多了。但面对比亚迪DM-i这种亏电油耗4L的狠货,途观L Pro的燃油经济性还是差点意思。
价格方面,23.68万的起售价在合资SUV里不算贵,但看看竞品:本田CR-V混动版终端优惠后22万就能提,丰田RAV4荣放双擎更是下探到21万区间。大众这波操作有点尴尬,如果各地补贴政策不给力,恐怕很难复制去年"骨折价"的盛况。不过销售透露6-7月会有置换补贴,最高能抵2万,这时候入手才划算。
说到竞品,不得不提自家兄弟探岳。探岳现在主攻年轻市场,1.5T发动机+双联屏的组合很对年轻人胃口。但途观L Pro的空间优势明显,特别是后排腿部空间多出3cm,对于二胎家庭来说更实用。不过探岳的IQ.Light矩阵大灯晚上照明效果确实更好,雨雾天气穿透力强不少。
最后聊聊市场前景。3月份途观L卖了1.4万多台,放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里算是逆势上涨。但新能源车蚕食传统燃油车市场的趋势不可逆,途观L Pro想要保持增长,必须在智能化上补课。现在连凯美瑞都开始玩TSS智行安全系统了,大众的Travel Assist智驾系统还停留在L2级别,自动变道、自动泊车这些功能体验感一般。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大众最近在搞ID.系列的电动化转型,但燃油车市场也不能丢。途观L Pro这种"小改款玩大升级"的策略,本质上还是在延长燃油车的生命周期。不过从消费者角度看,花23万买台燃油SUV,不如考虑比亚迪宋PLUS DM-i,不仅价格差不多,还能享受绿牌政策。当然,要是没有充电条件,或者对品牌有执念,途观L Pro依然是稳妥的选择。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这波升级值不值?要是终端优惠能给到2万以上,你会考虑入手吗?或者更看好新能源SUV?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咱们一起唠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