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1财报全景复盘|一文吃透三张王牌

深度解析 | 特斯拉 2025 年 Q1 财报

核心提示:传统汽车业务短期承压,但平价车型、Robotaxi 与 Optimus 三条新曲线正在重塑估值框架,真正的拐点锁定 2026 年下半年。

一、财务概况:收入下滑,毛利率止跌

指标

特斯拉Q1财报全景复盘|一文吃透三张王牌-有驾

解读:产线升级造成短期利润挤压,现金流仍充裕,为新项目扩张提供“弹药”。

二、平价车型:锁定 2.5 万美元价位,下探主流市场

产品形态:外观延续 Model Y,砍掉空悬与高配声学件。

价格目标:约 2.5 万美元,对标丰田 RAV4、比亚迪 Song L。

产能节点:德州与上海产线改造,预计 Q4 达每周 5,000 辆。

看点:特斯拉首次系统性冲击“25K 美元”价格带,意在抢占油车与新势力交汇的换车潮。

三、FSD 订阅:定价低估,提价箭在弦上

指标

特斯拉Q1财报全景复盘|一文吃透三张王牌-有驾

财务主管直言 99 美元/月“偏低”,公司正进行 A/B 测试,为小幅提价做准备。FSD 由此成为毛利率新支点。

四、Robotaxi:五秒一辆的 Cybercab 量产路线

试运营:6 月投放 10–20 辆基于 Model Y 的 Robotaxi,配远程接管功能。

产线效率:Cybercab 采用开箱式生产,每辆下线时间 5 秒,与 Fremont Model Y 的 33 秒形成 6 倍差距。

成本结构:BOM 约 1.6 万美元,仅为 Waymo One 的四分之一。

规模目标:2026 年下半年实现百万级保有量,马斯克宣称“占美国市场 99%”。

对比落差:如果产线效率兑现,Robotaxi 的单位盈利能力将远超整车销售。

五、Optimus 机器人:成本削减的终极牌

当前部署:2025 年底前在自家工厂投用约 3,000 台,已验证节省 60% 人力成本。

量产目标:2029–2030 年年产 100 万台,单价约 2 万美元,目标毛利率 35%。

估值推演:百万台规模对应盈利 70 亿美元,相当于 2024 年净利两倍,足以打开新估值维度。

六、产能与供应链:本土化打造关税护城河

新 Model Y:8 周达到老款同等产能,刷新内部记录。

供应链本地化:美国车型原料本地化率 85%,中国为 95%,大幅弱化关税与物流风险。

电池成本:奥斯汀阴极厂与墨西哥锂精炼项目同步推进,度电成本保持行业最低。

七、投资者关注与风险清单

特斯拉Q1财报全景复盘|一文吃透三张王牌-有驾

结论:短期看,汽车业务增速放缓与资本开支高企将持续考验股价;中长期看,三大创新业务一旦兑现,特斯拉有望重塑盈利模型。投资者需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把握 2025–2026 的布局窗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