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新国标这事儿一出来,整个两轮电动车圈子,直接就给你表演了一个原地爆炸。什么销量下降,什么市场观望,这些都是场面话。真实情况是,牌桌直接被掀了,所有人都蹲在地上捡自己的筹码,还不知道下一把要怎么玩。
很多人说,哎呀,电动车高速增长期过去了,市场饱和了。是是是,你说的都对,政治正确的就像教科书。但饱和跟断崖是两码事。这就好比你吃饱了,和被人一拳打在胃上把隔夜饭都吐出来,那感觉能一样吗?之前几年,卖电动车那叫一个狂野,跟印钱一样。为什么?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个默契,那个小小的“电驴子”,它不是个车,它是一个BUG,一个物理世界的任意门,一个能让你在堵成停车场的城市里,实现几公里内瞬移的法宝。现在呢?新国标一巴掌扇过来说:不,你不是法宝,你就是个限速40的铁疙瘩,你得守规矩。
这就坏了菜了。
新国标的核心是什么?安全?环保?别闹了。核心就两个字:阉割。它把电动车最野生的那部分,那个灰色地带的灵魂,给割了。以前大家买车,老板都会神秘一笑,附耳过来说:“哥们,要不要解个码?轻松上60,续航还更扎实。”这才是核心竞争力。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一种花两三千块钱,就能体验到风驰电掣的平民级快乐。现在,新国标直接给所有厂家上了紧箍咒,出厂就给你焊死,防篡改设计。翻译一下就是:想都别想。
这就等于把修仙小说里的主角灵根给废了,还跟他说,为了你好,以后咱就踏踏实实种地,别想着什么逆天改命了。你说主角心态崩不崩?消费者就是这个主角。我作为一个每天要在城市里闪转腾挪的中年人,我告诉你,有时候慢,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你以25公里的龟速,夹在一堆汽车中间,旁边大车一过,那风都能把你直接带走。制定规则的人,他们可能真的不骑车上班,他们不懂什么叫马路上的“道诡异仙”,不懂那种生死一瞬间的博弈。
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天天占我车位的大爷,他的老头乐估计能跑80码,根本没人管。
所以你看,市场一下就变得非常魔幻。旧国标的车,瞬间成了绝版理财产品,一天一个价,卖一辆少一辆。新国标的车呢?大家都在观望,因为它变成了一个“电子宠物”。安全,合规,听话,但没什么大用。你指望它带你穿越枪林弹雨的早高峰?别逗了,它自己不被旁边的汽车吓哭就不错了。这个真空期,就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大清洗,之前那些靠着“解码”技术吃饭的小作坊,现在直接断了粮。大厂呢?也难受,因为产品的核心魅力点,那个不能说的秘密,被官方一纸公文给废了。
这还不是最骚的。最骚的是,这场掀桌子式的竞争,不是为了让谁活得更好,而是单纯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的市场是大家抢蛋糕,那新国标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谁也别吃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不讲基本法啊。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把新国标比作天劫有点扯,但你别说,还真有那味儿。
我真的拥有过好几台那种可以解码的“野生电驴”,我知道那种感觉。那种感觉不是为了飙车,而是为了在孩子快迟到的时候,能快两分钟;是为了在大雨倾盆的时候,能早一点回家;是为了在一天狗屁倒灶的工作之后,能有一瞬间感觉自己是自由的。速度不是为了激情,速度是为了生活。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销量为什么跌?因为不好玩了。就这么简单。你把游戏的乐趣砍了,谁还充钱?消费者不买账,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安全,而是因为他们觉得,你为了解决脚气问题,直接把我的腿给锯了。这他妈不就是逼人去挤地铁吗?!
所以别分析什么存量市场了,也别扯什么产业升级了。电动车销量下降的本质,是一场信仰的崩塌。大家突然发现,那个曾经能带你上天入地的“风火轮”,现在变成了一个需要上牌、需要驾照、速度跟共享单车差不多的“累赘”。它的“玄学”光环没了,那剩下的性价比,自然也就荡然无存。
这个市场会不会恢复?肯定会。但恢复的,是一个全新的、被驯化了的市场。那个充满草莽英雄和民间智慧的狂野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现在看来,大部分都选择了后者。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