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华为高层会谈,猛士智能升级,奕派科技共建新品牌

大家最近是不是发现,华为在汽车圈又搅起大风浪?刚和广汽官宣搞了个新品牌“启境”,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又把问界M7、M9、尚界H5气氛炒到顶点。还没消停两天,这回东风汽车的大领导们就带队直奔深圳,跑去华为大本营拜会任正非和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来了场高规格会谈。有人说,东风这是要和华为“抱得更紧”,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这场高层会晤讨论的议题,你猜猜除了那些冠冕堂皇的战略互信之外,还有啥?其实最核心的,就是怎么把两家的优势捏合到一块,用华为的技术、经验、流程协助东风打好智能化转型这场仗。

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造汽车到底还是不是以前的“螺丝钉拼大铁皮”的游戏?东风这几年折腾得可不少,什么岚图、猛士、奕派科技各种新动作,就差直接朝你脸上写,“我东风一定要杀出来啊!”但这些所有的“剑走偏锋”,最终还是得靠智能化升级来抬一手。

华为这几年把智能汽车当成第二个手机业务来做,自己不造整车,但技术和生态全想插一脚。东风认准了这个机会,高层会面本质上就是重新调整打法,不光买技术,还要学华为怎么运营、怎么管流程、怎么做好市场闭环,连营销和服务都准备嵌进去,一盘大棋的味道。

就拿猛士来说,大家想到猛士,脑子里冒出来肯定是那种可以去西藏翻山越岭的大块头。这种越野车以前都是机械性能为王,不太管智能体验。结果现在猛士M817上,华为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直接给塞进去了,高科技范儿直接拉满。这说明传统越野也能智能化,不再只是粗犷和力量的代名词。

而且,猛士和华为有点不满足于普通的“客户—供应商”关系,人家要走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共生路线。华为那些IPD、IPMS体系,就是把产品研发到营销和服务每个环节都精细化管理,像手机行业一样玩“闭环生态”。东风尝到这甜头,就打算在猛士上原汁原味吃透华为这套玩法。

说到奕派科技,这个新成立的实体更有看头。各路消息都在传,“DH项目”绝不是随便搞个联名款这么简单,有可能是一整个新品牌,甚至像广汽和华为那样玩‘境’字辈的定制路线。这里的合作,绝对不是简单用华为的一两个零部件,而是从产品设定开始,到智能系统、销售渠道一起打包,彻头彻尾地让华为思路贯穿始终。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种操作到底对传统车企有什么影响?以前传统车企,最怕的就是被时代淘汰,尤其是软件定义、智能生态这些名词一出来,旧模式直接就要被推翻。东风这波“和华为亲到发烧”其实是一种自救,用科技公司的模式倒逼自己改革。你们觉得,国企能不能真玩得转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事儿具备典型的实验意义,成了就是新标杆,败了就是典型负面教材。

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国企大家都看到,老路子根本不灵了,港股IPO、业务重组、独立品牌这些动作,看着眼花缭乱,实则都是为了自我革命。东风敢于搞壮士断腕,最难也是最可贵的地方。和华为绑得紧,表面上是技术升维,本质上是体系换血,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从“制造驱动”变成“科技+生态驱动”的公司。如果这一套玩顺了,别说东风,整个国产汽车圈都可能跟着换道超车。

再多想一步,这样的深度合作是不是能给其他国企打个“样”?比如说,现在所有传统车厂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要想保命,必须得把“自产出来的东西”和“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融合,不能再守着“一亩三分地”。但怎么平衡,怎么真正把各自的优势叠加而不是互相拉后腿,这就是门大学问。东风和华为要是能整出新范本,后面这成百上千家国有、民营厂商都能省不少试错成本。

细想现在中国车市,已经不是谁家车皮子结实,谁家发动机牛这么简单了,竞争升级成了体系的比拼、生态的建设、速度的卡位,以及模式的创新。想象一下,未来谁能在“科技—生态”这两个关键词上抢到地盘,谁才能在全球汽车市场笑到最后。

东风联手华为,其实也是两家公司共同面临的命题——要不要把老生意彻底推倒,拼一把新的生命力?华为手机大家都知道,从没人看好,到全球领先,就是靠“技术+生态+运营体系”的魔法。可是做手机容易,做汽车难,东风愿意让华为深度介入,就是一次大胆跨界,传统车厂的脸皮子有没有那么厚,内部利益能不能协调好,这都考验企业家和团队的真本事。

东风华为高层会谈,猛士智能升级,奕派科技共建新品牌-有驾

另外,这种“深度共生”的玩法,对整个产业链都是一次重塑。以前搞汽车供应链,讲究零部件、OEM模式,现在要开始向“软硬件一体+生态服务”升级。这背后就是价值链的重新洗牌,大厂能渗透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每一环,产业垄断和生态壁垒会被拔高,中小企业如果跟不上节奏,分分钟就被踢出“朋友圈”。

东风华为高层会谈,猛士智能升级,奕派科技共建新品牌-有驾
东风华为高层会谈,猛士智能升级,奕派科技共建新品牌-有驾

大家也能看到,中国车市早就告别了过去那种混日子的时代,电动化、智能化、资本化交汇,大型玩家必须及时转型,否则就只有被市场吞掉。所以这次华为和东风的“你侬我侬”,真的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事,是行业风向的直接写照。

这些年行业里其实已经埋下很多伏笔:华为自己也在反思,到底要在汽车产业里占据什么角色,是技术赋能还是模式引领?而车厂们也深知,软件定义汽车是大势所趋,拼的不只是硬件,更是操作系统、数据底层、生态闭环。所以,大家现在都是“既要技术也要平台,还要模式创新。”

老百姓可能还关心,最后产品能上路、体验能不能变好?别说,这还真是合作成败的分水岭。如果东风和华为真正把“技术+体系”用好,最后老百姓才能享受到高智能、高性价比的新车,否则就是技术换不来用户,顶多只是多了一堆新闻稿。

你们会不会好奇,像这样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玩合体,最后谁亏谁赚?答案很简单:最后拼的是能不能让用户认同、让市场买账。没有用户痛点解决、没有体系升级,表面多热闹都没用。用华为最常说那句,“以终为始”,对东风来说,现在的一切都只是开始,路还长着呢。

东风华为高层会谈,猛士智能升级,奕派科技共建新品牌-有驾

总之,东风和华为这次不是随便一谈,而是选定了要在新一轮智能化浪潮里搏命。这也提醒所有传统行业,谁能跨界创新、谁能勇于重构体系、谁能在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护城河”,未来就等着行业格局的重塑和新的领头羊产生。智能化、数字化、生态化,不只是口号,是企业能不能活下去的必选题。

你会怎么选?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