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轩逸在2025年还能月销两万?乍一听像玩笑。晚上邻居王哥支着小板凳在院子里聊,说起家里头换车,他爹第一句话就是,“日产耐开,甭换别的牌子”。三四线城市里,谁家没有个亲戚用过轩逸、骐达或者阳光?品牌这东西,全靠老一辈留下的印象,有时碰见新手买车,群里都说:先看日产,省心。
我今年二月去本地4S转过,经典款轩逸挂牌价七万,还给送个贴膜。销售小秦憨厚得很,他递着茶水,说再犹豫,怕以后买不到这价了,“库存也不多”。新款悦享版打完折九万多,价差在那里,同级别只能选国产小A或者什么小型本田。小秦还说,头一批买的都不亏,买啥都讲“买一台少一台”,赶趟儿。
有一次跟维修师傅老宋喝酒聊起座椅,他嘴里总念叨,“日产这车,坐的舒服,开一小时不打哼”。零重力座椅真不吹,去年端午我开轩逸去邻县跑了420公里,后排同事两人打牌,一人还横着躺,脚丫都生得劲。后备箱放行李也没挤着。试过别的车,腿酸腰麻,轩逸“移动沙发”的名,修理厂师傅们都认,连地板都是纯平的,后排不憋屈。对了,邻居张姐喜欢后排靠背调角度,轩逸这块做得贴心,给她点赞。
轩逸一贯那台HR16发动机,1.6自吸加CVT我开过,没啥花头,但就是省油。记得去年十二月寒天跑市区,油耗一直在6出头,高速就5个油不到。老宋说:“买车就是买省心,这玩意儿还吃92油,年养护就三百多元,买涡轮的哪有这待遇”。我表哥也是家里前年换轩逸,说开一年省了快两千油钱,和旧科鲁兹比,少加一箱油没人在意,但半年就知道差多了。
配置方面,不少车友吐槽入门低配没啥面子,但轩逸新款标配6气囊、ESP,该有都不缺,倒车影像我记得中配就有了,定速巡航媳妇出行也喜欢。顶配才有L2级智能驾驶与BOSE音响,装大屏显高端。销售小秦乐呵道:“预算不多买低配也不掉价,家里要撑场面选顶配,日产动力策略啥时候都拿捏好。”对了,去年我去看车时,师傅说轩逸方向盘冬天容易发硬,有人冬天贴了加热膜,在车友群里还改装过氛围灯。冷门配置找技师,啥花头都有。
县城里轩逸几乎每隔几个街口就是家4S,维修、保养不用瞎跑,半小时路程。去年村里小杨贷款买轩逸,首付差不多两万,月供一千六左右。他媳妇说“没压力”,买得时候抖音快手刷代码,直播间还抽了油卡,好像赚了几十块。线上线下结合,价格敏感的工薪族都抢着下单。其实这车在小地方最容易见,养护便宜,师傅顺口就来一句:日产,不怎么修。
冷门细节,去年下雪路滑,王哥轩逸开到桥下,才发现胎压预警灯亮起,原来是气压低但胎漏气了,幸亏没掉沟里。日产这胎压监控就是实用,换新车的时候记着要多查查;还有一点,轩逸车窗密封不到完美,碰上大雨时,邻居老李吐槽后门玻璃偶尔渗点水,不过老李总爱鸡蛋里挑骨头,实际大家没啥感觉。
顺带一提,轩逸这东西,二手贩子最疼爱,我前脚刚打听下出手价,车商就盯上了。三年车还能换七成价,难怪有人说轩逸“卖也不赔”。旧款比新款还贵点的事儿,小刘说是“合资光环”在作怪,咱外人听着就笑一笑。
讲到底,这车每点都戳着小城市家用刚需。师傅嘴里的“买来不修正经开”,圈里也流传。亲戚家的轩逸,开了快十年,还不想换。有人说无聊,有人就觉得“踏实”,这玩意的答案—估计过几年还一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