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三、国四、国五、国六车辆排放标准详解及区别对比

现今,消费者在购车时常常会询问车辆是否达到国几排放标准,是否支持国六。然而,对于这些术语的具体含义,许多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他们只知道,购买国六标准的车辆后,可以避免因排放问题而受到处罚。那么,国六究竟意味着什么?国三、国四、国五与国六车辆又有何不同呢?这些标准之间究竟有何区别?
其实,国二、国三、国四、国五、国六等标准,都是我国针对车企生产的机动车所设定的不同阶段的排放要求。这些标准源于欧洲,旨在保护大气环境。欧盟早期为了限制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氮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颗粒物等的排放量,从而制定了这些标准。这些标准随后被引入国内,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国一标准自200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中规定了一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得超过3.16克每千米,碳氢化物的排放量不得超过1.13克每千米等。达到这一标准的车辆被称为国一车,以此类推。
随着技术的进步,国二标准在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次升级主要集中在排气系统。到了2007年7月1日,国三标准又进一步升级了发动机和排气系统,并新增了车辆自诊断系统以及对三元催化的改进。这些改进使得喷油质量得到提升,燃油能够更充分地雾化,从而减少了污染。

进入2010年7月1日,国四标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次升级主要针对排放后处理系统,同时油品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国五标准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相较于之前的标准,其要求更为严格。该标准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及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进行了大幅度提升,特别是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了25%。此外,新标准还新增了对非甲烷碳氢和PM的排放限制,旨在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并有效防治雾霾。

继国五标准之后,国家近日又明确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根据新标准,各类尾气排放量相较国五标准将大幅减少,具体而言,汽油车的一氧化碳、总碳氢化合物以及非甲烷总烃的排放将统一下降50%,而氮氧化物排放则降低42%。值得注意的是,国六标准的实施并不会对已符合国五标准的车辆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些车辆仍可正常上路。然而,对于国二和国三标准的汽车,其市场价值已大幅贬值,且在北京等一线城市,这些车辆已受到进城限制。此外,目前国四标准的汽车在众多城市已无法上牌或过户。
因此,在购买新车或二手车时,务必仔细核查车辆的排放标准,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花费了金钱却无法上牌、上路或进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