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等车企大佬卖车营销账本曝光,三里屯新车展背后的隐秘投入,他们为一辆车愿意花多少钱

王传福、魏建军、李书福和李想卖车背后的营销账本

有天早上去小区门口的早餐摊买豆浆,听旁边大爷聊起最近三里屯又来了批新车展。那会儿我还纳闷,这几年汽车圈怎么越发热闹了?一到周末,798艺术区也是被各种新能源品牌包场。甚至在群里刷视频时,常常莫名其妙跳出个理想或者比亚迪的广告——前阵子还有人说小米“轮轴比”是啥意思,一堆群友争论半天。

其实现在车企花钱做宣传,比以前狠多了。尤其这两年,各家老板都亲自下场,不管是发布会还是短视频平台,总能见着他们露脸。有时候还真分不清到底是在推销产品还是给自己立人设。我记得去年长城新出的混动重卡刚上市那阵子,小区微信群里有人转发魏建军拍的视频,说他自己试驾山海炮Hi4-T,还顺带吐槽自家老款风噪大,“师傅修的时候都说隔音棉太省了”。结果今年一查财报,比亚迪营销费用一下砸出124亿,都快赶上长城加上汽集团一起花的钱了。

王传福等车企大佬卖车营销账本曝光,三里屯新车展背后的隐秘投入,他们为一辆车愿意花多少钱-有驾

不过细看每家玩法不一样。比如长城汽车销售费用涨得最快,据说涨幅超过63%,平均算下来,每辆车上的宣传费最多。我邻居就是搞市场的,他讲过一句话:“卷营销就是卷命。”今年他们公司几乎每月都有新车型上市,内部培训也改成线上直播,大伙儿天天学怎么用梗吸引年轻人。

比亚迪倒是没那么激进,他们增长不到20%,但销量直接飙升30%。有一次去修理厂换电池(旧秦EV续航掉得厉害),师傅顺嘴提到:“这牌子不用多吹,有口碑底子在。”确实,比亚迪靠的是积累出来的信任,不像某些品牌一年三次官降,把客户整迷糊了。

再看上汽集团,今年反而把销售费用削减10%多,但交付量却还能涨12%。我朋友买荣威的时候问销售咋回事,对方笑着说:“我们现在主打性价比,用心服务就行。”其实他们后台系统升级后,好几个冷门配置,比如座椅通风和后排USB口,现在标配了,也算厚道吧。不过据维修师傅讲,新款发动机油耗略高一点,“你要真计较油钱,那就别开空调。”

王传福等车企大佬卖车营销账本曝光,三里屯新车展背后的隐秘投入,他们为一辆车愿意花多少钱-有驾

港股那边情况又不同点。理想汽车单台投入最高,据群友测算,一辆车平均1.2万块都是宣传费。今年虽然整体花的钱少了一些,但交付量还稳中有升。有段时间朋友圈流行晒“黑公关水军”,不少博主自称被围攻,其实大家私下都知道这些操作挺职业化——连技师都开玩笑,“以后洗发动机盖是不是也要拍抖音?”

零跑汽车更猛,今年营销预算暴增55%,可能想着趁盈利期冲一波市场份额。但售后反馈显示,新用户抱怨最多的是智能语音卡顿,我表弟买了一台C11,上个月导航死机两回,还特意跑去店里找技术员,“他说系统更新慢,公司忙着搞活动呢。”

小鹏则属于另一路数。这半年它们推广经费同比增长35%,但交付量竟然翻近三倍。据微信群里的老司机分享,现在G6高速辅助驾驶体验不错,就是偶尔遇隧道切换时方向盘轻微抖动。“你别指望全自动,”维修工提醒过,“关键路段还是得盯紧点。”

王传福等车企大佬卖车营销账本曝光,三里屯新车展背后的隐秘投入,他们为一辆车愿意花多少钱-有驾

除了砸钱拼销量,各位老板的人设打造也是越来越接地气。例如李斌前阵子带老婆逛超市,为乐道L90造势。他穿拖鞋推购物车,看起来跟普通奶爸没啥区别——实际上一身衣服价值可不便宜。同事调侃:咱们以后选SUV,是不是先看看创始人的家庭剧本?

至于李想,他入驻短视频平台之后,用当年节目里的片段“你先听我讲完”做开头,自嘲气度,也算另辟蹊径吧。目前粉丝已经破22万,据他本人透露,有好几个热评都是老用户现身说法,说i8撞卡车事件其实误传,本地事故处理队也证实不是车辆质量问题,只怪司机走神分心。

何小鹏最近参加访谈节目,说中国造车淘汰赛至少还有五年才见分晓。他那句“劝哥们造车等于害他”在圈内传疯,不过据江浙地区一个资深技师分析,小鹏目前动力总成稳定性提升明显,新款P7刹停距离缩短不少,就是悬架偏硬,有人觉得坐久腰疼。“南方路况好还能忍,要是北方坑洼,就难受喽。”

王传福等车企大佬卖车营销账本曝光,三里屯新车展背后的隐秘投入,他们为一辆车愿意花多少钱-有驾

聊到其实这些乱象背后,更考验企业组织架构和用人的科学性。有时候新车型发布会现场冷场,大部分原因并非产品力,而是缺乏真正懂消费者需求的人来策划流程。我表姐曾参与某自主品牌线下活动,她直言:全程流程设计生硬,到最后没人记住是哪家的SUV,只记住抽奖环节送的小米电饭煲……

哦对,还有个冷知识:早期国产轿车型号普遍喜欢用数字命名,比如奇瑞A3、吉利远景S1等等,这种习惯后来逐渐被英文或拼音取代。据业内老人讲,这是因为最初很多企业没有专职市场团队,全靠工程师定名字。“谁懂什么叫情绪价值?”他说完大家哈哈大笑。

昨晚微信群有人讨论二手新能源行情,我随手查了一下发现同年份理想ONE价格跌幅最大。一位老司机留言:“别光看官方补贴,多问问当地二手商收多少才靠谱。”看来无论哪个时代,会算账的不只是企业,还有精明的消费者与维修工——毕竟卖出去的一辆新车,不止关系到厂家的面子,更牵扯养护成本、保值率,以及那些藏在生活琐碎里的真实体验吧。

王传福等车企大佬卖车营销账本曝光,三里屯新车展背后的隐秘投入,他们为一辆车愿意花多少钱-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行业财报、业界采访及各类社区论坛闲聊等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