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国内燃油SUV累计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国产车型表现抢眼,吉利星越L以18.1万辆夺冠,合资德系丰田紧随其后

燃油SUV销量数据出来了,1到8月国内市场卖了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听起来数字还算稳健吧,但实际上这个增速背后有不少细节值得聊聊。燃油SUV和整体SUV销量数据区间729.6万辆,同比增长10.6%——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冲得更猛,燃油车这边交出了一个有点保守的成绩单。

先说说吉利这边,星越L卖了18.1万辆,拿下第一名,而且同比增长46%,这是很猛的数字了。销售小张说,很多顾客买星越L,是冲着它的配置和品牌升级感觉来的,没那么看价格,但买完也有人抱怨内饰做工细节还能再改改。吉利博越L同样表现抢眼,12.7万辆,同比直接飙了122.5%,这数字让我开始怀疑数据有没有错——卖得翻倍快,肯定有人没买它算错了吧?不过销售端回应,博越去年基数确实低,新车换代和优惠幅度都下来了,销量嗖嗖上去。

1-8月国内燃油SUV累计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国产车型表现抢眼,吉利星越L以18.1万辆夺冠,合资德系丰田紧随其后-有驾

说到降价这事,还真得说说。丰田这边,RAV4荣放卖13.4万辆,紧跟星越L身后。可就在我跟朋友聊时,他提了个问题:丰田价格这么稳,销量怎么那么高?我猜测(样本少,估计不准),丰田基于稳定的售后和品牌信任,更多靠渠道下沉和用户粘性拉量,非得靠打价格战。相比之下,吉利在一些地区放大幅度促销,尤其是博越L,月度降了3-5万不止。这个差别,就像是我去买菜,有的摊主标价高但货好,有的拼命降价但货还得挑。消费者心里都有数。

说到同级别的车型,比副厂的长安CS75 PLUS表现也不弱,12.6万辆挺稳定。但是朋友修车师傅说了句实话:这车买的人多,问题也多,零部件更换频率高,修起来累。这话让我觉得单看销量不够,得结合用户体验考量。燃油SUV市场里,质量与口碑其实是很挑剔的事儿。换个角度说,销量很好但修车频繁的车,长远保值率可能会打折扣。而我自己算了下,星越L不论是滤芯、刹车片年保养成本比同级别的丰田高出大概10%-15%,心里得掂量掂量。

1-8月国内燃油SUV累计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国产车型表现抢眼,吉利星越L以18.1万辆夺冠,合资德系丰田紧随其后-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有些车企把供应链比作锅碗瓢盆的问题:研发是锅,供应链是火候,渠道是汤勺,用户心理是调味料。锅做了再好,火烧得不稳,汤味也上不来。这话说得挺形象,特别理解研发和供应链的博弈——你研发用个新零件供货方涨价了,底盘调了,进货成本上升,你跟渠道谈价位那就麻烦了,买车用户自然不愿多掏钱。这里面各种妥协,车企底气都很有限。

回头看大众,途观L和探岳都挤进了前十,销量分别12.6和10万辆。途观L和星越L价格相近,但途观L的渠道更成熟,用户接受度普遍更高,有点像酒桌上的老熟人,关系稳妥。此前我说大众靠品牌撑门面的说法有点大,这里收回,基本上是靠产品和服务同步发力。尤其是探岳,刚上市时情绪没那么高,但口碑逐渐见涨,用户虽然更挑剔,但满意度走高。这个过程,供应链上过几波小坎坷,零部件主要来自德国和国内的混合体,难题不少。

对了,豪华品牌这次表现也挺好。奔驰GLC卖了8.8万辆,奥迪Q5L差不多8.5万辆。价格贵,用户更讲究用车体验和品牌象征,销量还能进榜前十五,说明豪车市场底子不薄。可惜没能抢上前十,多半是价格门槛高和保养费用确实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跟朋友对话时,他说了一句:买奔驰开着倍儿有面,缺点是维修费心疼得慌。这话我深有同感。

1-8月国内燃油SUV累计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国产车型表现抢眼,吉利星越L以18.1万辆夺冠,合资德系丰田紧随其后-有驾

补充点跑题小事儿,有次和一个一线供应商说起芯片短缺,他笑着说:芯片就像你家厨房里那些常用调料,缺了辣椒味就全菜没味儿了,车厂研发再猛,没芯片等于白搭。我当时没细想,后来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芯片供应链问题到现在没完全解决,对燃油SUV的影响也暗中存在。

再说说比亚迪,奇怪的是榜单里面没见它。可能它燃油车端动作少了,更多转攻新能源市场了?不确定,没找到官方数据佐证。至于降价幅度,最多的是国产车,尤其不是一线品牌,渠道压力大就是直接砍价促销。买车的朋友们,你们觉得,买车时关注价格优惠还是售后服务更重要?这话问起来挺简单,实际选择起来不太容易。

顺着销量谈保值率,我算了个粗略心算:以星越L当前15万左右的市场价中段车型做例,第一年折旧大概20%,第三年估计40%左右,差距不小。相比之下,丰田RAV4第一年折旧大约15%,三年下来约35%。细听修车师傅说,合资车零件价格稍贵,但稳定性好,间接影响保值率。而我之前说国产车保值率不行,说得有点绝对,应该说是分化严重。

1-8月国内燃油SUV累计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国产车型表现抢眼,吉利星越L以18.1万辆夺冠,合资德系丰田紧随其后-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倒回去看这份销量榜,其实能反映出燃油SUV市场的几个信号:国产品牌产品向上,供应链和渠道配合卖力,合资车型底蕴扎实供应稳定,豪华品牌虽然不大,但需求持续;但裂痕也在,比如部分车型质量不够均衡,降价幅度刺激销售背后或许是隐忧。你们身边买车的人,是不是也感受到这股买车要用心的味道?

1-8月国内燃油SUV累计销量达374.7万辆,同比增长3.5%,国产车型表现抢眼,吉利星越L以18.1万辆夺冠,合资德系丰田紧随其后-有驾

最后留个问题,燃油SUV销量虽好,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冲击太猛,这锅以后谁背?再说,消费者选择燃油SUV,是情怀、理性还是省心?这些答案,还得看时间怎么说。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