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您有没有在高速公路上遇见过这样的情况?
一辆瞅着就带劲儿的电动车,明明加速性能能甩不少燃油车好几条街,可它呢,偏偏就跟个“闲庭信步”的老大爷似的,不紧不慢地跑个百来公里时速,甚至更低。
旁边超车过去的燃油车主,心里大概都得犯嘀咕:“这电动车不是号称四五百匹马力吗?
怎么开得比我家买菜的小轿车还慢?”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笔者的经验是,这真不是电车车主故意悠哉。
这背后,藏着电动车在高速驰骋时,不得不面对的“三道坎”,每一道都直接砍在续航的“大动脉”上。
这些坎,逼得车主们不得不放慢节奏,去“省着点儿用”,不然,那可真就得在荒郊野岭召唤拖车兄弟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动力充沛的“电马”在高速上成了“慢郎中”呢?
第一道坎,也是最隐形却最凶猛的敌人,咱们得聊聊空气阻力。
您可能觉得,风,那不就是一阵儿吹过的事儿吗?
可车辆一旦跑起来,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这风,可就不是您想象中那般温柔了。
它会化作一堵无形的“空气之墙”,死死地抱住车身,不让你痛快地往前冲。
给您一组数据,您就能明白它的厉害:当车辆从每小时60公里提速到每小时120公里时,行驶速度翻了一倍,可您猜,这空气阻力会增加多少?
答案是,足足四倍!
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为了克服这四倍的空气阻力,您的车辆所需的能量消耗,竟然会暴涨整整八倍!
我的天,这哪是风,这简直是车辆高速行进途中的“能量黑洞”啊!
不信您看,一辆以流线型著称的特斯拉Model 3,它的风阻系数低至0.23cd,够优秀了吧?
可即便如此,当它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巡航时,驱动车辆前进所消耗的电能中,约有六成都是在与这股“无形之力”较劲。
如果换成那些车身更高大、风阻系数达到0.29cd的纯电动SUV,这个比例甚至能飙升到七成!
行驶速度越快,这空气阻力就越像个不知疲倦的吸血鬼,一点点地吞噬着宝贵的电量。
从每小时100公里到每小时130公里,仅仅是30公里的时速提升,空气阻力导致的电能消耗占比就能从五成直接跳到七成,实际电能消耗更是会增加大约四成。
您说,面对这样的“烧电”速度,哪个电动车主能不心疼?
那仪表盘上的电量条,简直是肉眼可见地往下掉,感觉不是在开车,分明是在用电量换取短暂的速度快感,成本高昂得让人心颤。
接下来,咱们说说电动车的“心脏”——驱动马达,它在高速状态下的“疲态”。
在城市里走走停停,驱动马达工作在它的“舒适区”,效率普遍能超过九成。
可一旦上了高速,长时间保持高速运转,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就像一个人,平时散步跑个五公里,轻轻松松,精神焕发。
可您让他跑一场全程冲刺的马拉松,而且还是持续以最高速冲刺,那他肯定得气喘吁吁,效率直线下降。
驱动马达的运行机理也大致如此。
当转速突破每分钟8000转的时候(这通常对应着每小时120公里左右的车速),它的做功效率就开始“跳水”,直接跌破八成半。
更雪上加霜的是,目前大多数纯电动车都采用单级变速箱。
这就意味着,驱动马达在高车速下,需要长时间维持在高转速区间“拼命”工作。
高转速带来的“铜损”和“铁损”这些内部能量损耗会急剧增加,导致电量消耗比每小时80公里匀速行驶时高出四成到五成。
驱动马达也有它的“黄金工作区”,一般在每分钟2000到6000转之间,此时效率最高,能达到八成半到九成半。
但一旦转速超过每分钟10000转,效率就会骤降至七成以下。
而且,高转速还会让驱动马达温度升高,而每升高10℃,它的效率又会再下降2%左右。
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您还指望这驱动马达能“高效”地奔跑吗?
最后一道坎,来自电动车的“能量储备库”——动力电池。
在每小时120公里的高速巡航状态下,动力电池的放电电流,可是市区工况下的三倍还多!
这就好比您家水龙头,平时细水长流,水压稳定。
可您一下子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水流是快了,但水库里的水也消耗得更快,而且,您有没有注意到,全速放水的时候,总会有部分水“无谓地流失”?
动力电池的运作也是这个道理。
实验室数据早已证实,以1C倍率放电(简单理解,就是1小时内将电量放空)时,实际可用的能量,会比0.2C慢放电时减少一成半到两成。
这还没算完呢,要是再碰上炎热的夏天,动力电池也怕“中暑”,温控系统还得额外消耗5%到10%的电量给自己“吹空调”降温。
这电量啊,就是这么一点点地被“隐形消耗”了。
所以啊,那些燃油车主们,您看到的“慢速”电动车,真的不是人家故意装腔作势,而是被“逼无奈”。
那些花了大价钱买回家的纯电动车,标称续航里程动辄六七百公里,可真实跑起来呢?
2025年第三方测试的数据摆在眼前,让人看着都替车主们心疼!
特斯拉Model 3,标称650公里,在每小时120公里实测状态下,仅跑出了480公里,一下子就锐减了超过两成;比亚迪海豹,标称700公里,实跑520公里,也少了将近两成六;小鹏P7i Max更厉害,实际只跑了510公里,比标称值少了将近三成。
即便是风阻优化做得相当出色的蔚来ET5(风阻系数0.24cd),实测续航仍比标称值低了两成七多。
这些精准的数据,无情地揭示了电动车高速续航的残酷真相。
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电动车主们能怎么办呢?
只能选择“自我救赎”啊!
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电动车主在高速上都会主动将行车速度降到每小时100到110公里。
为什么?
因为行驶速度每提高10公里,电量消耗就得增加大约15%!
这哪里是开车,这简直是开着秒表在精打细算每一度电的去向啊!
更让人感到一丝心酸的是,许多车型在电量低于三成的时候,车载电脑就会自动启动保护机制,限制驱动马达的输出功率,最高车速直接被强制锁定在每小时110公里以内。
笔者就曾听一位车友抱怨,他那辆某品牌的纯电动SUV,在电量剩下两成的时候,百公里加速时间竟然从平时的4.3秒,“退化”到了9.1秒!
这哪是性能车,这分明就是一辆“佛系”通勤车啊!
冬天,那更是雪上加霜。
在零下10℃的严寒环境中,以每小时120公里高速行驶,动力电池的活性会直接下降一半。
如果再加上暖风空调这个“电量大户”的持续消耗,实测续航达成率可能只剩下标称值的35%到40%!
想象一下,大冬天开着电动车跑高速,心里那个忐忑啊,眼巴巴地看着电量条往下掉,空调都不敢开太热,生怕把自己和家人“搁浅”在冰天雪地的半路上,那份焦灼与无奈,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高速上的电动车主们,正是在与自身车辆的物理极限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们明智地选择了那份克制。
他们并非在享受“慢行”,而是在为下一次充电桩的未知,为那一点点来之不易的电量,小心翼翼地规划着每一次旅程。
那份对自由驰骋的渴望被现实“捆绑”的滋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都凝聚在那些看似“龟速”的背影里。
下次,当我们再在高速上看到那些行进缓慢的电动车,不妨多给他们一个理解的眼神吧,他们可能只是想安全、顺利地抵达下一个目的地,仅此而已。
全部评论 (0)